[实用新型]一种BMS测试专用智能接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22097.6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43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华周发;蒋中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魔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000 山东省聊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控单元 输出端 接线装置 专用智能 电池包 本实用新型 单节电压 检测芯片 矩阵开关 测试 连接器 多路模拟开关 输入端连接 自动接线 电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BMS测试专用智能接线装置,包括主控单元,主控单元通过多路模拟开关与具有多个电芯的电池包连接,电池包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单节电压检测芯片连接,单节电压检测芯片的输出端与主控单元连接,主控单元的输出端与矩阵开关的输入端连接,矩阵开关的输出端通过连接器与电池包连接。本实用新型的BMS测试专用智能接线装置能够自动接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线装置,尤其涉及一种BMS测试专用智能接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BMS测试设备做的一些测试中,发现BMS测试之前,需要将电池包里面的每个单体电池都连接到检测设备上,以便读取每个单体电池电压。
BMS管理的电池数目一般比较多,而且由于监控芯片的局限,所有的检测线路必须按照和原理图一样的接线定义进行连接,因此连接过程也会比较麻烦,连好之后也需要一遍一遍核对接线定义,否者很容易因为连错了1根线或者多根线导致采集板烧毁,因此这对调试工作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当前,大部分测试人员使用的手工进行接线,接好之后对线的线序进行验证,整个过程也耗费了不少时间,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BMS测试专用智能接线装置,通过这种智能接线装置来自动完成接线。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BMS测试专用智能接线装置,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接线的BMS测试专用智能接线装置。本实用新型的BMS测试专用智能接线装置接线后不需要人工进行确认,只需要将所有的线按照任意方式连接在连接器上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BMS测试专用智能接线装置,包括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通过多路模拟开关与具有多个电芯的电池包连接,所述电池包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单节电压检测芯片连接,所述单节电压检测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单元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的输出端与矩阵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矩阵开关的输出端通过连接器与所述电池包连接。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BMS测试专用智能接线装置,所述主控单元为单片机或DSP或FPGA芯片。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BMS测试专用智能接线装置,通过单节电压检测芯片、主控单元及矩阵开关的设置,使得操作人员不需要考虑电池的检测线路按照原理图来连接,只需要保证每个线连接进设备就行,这样一方面节约了测试过程的时间,另一方面减少了测试过程中的风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BMS测试专用智能接线装置能够自动接线,接线后不需要人工进行确认,只需要将所有的线按照任意方式连接在连接器上即可。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BMS测试专用智能接线装置的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BMS测试专用智能接线装置,包括主控单元,主控单元通过多路模拟开关与具有多个电芯的电池包连接,电池包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单节电压检测芯片连接,单节电压检测芯片的输出端与主控单元连接,主控单元的输出端与矩阵开关的输入端连接,矩阵开关的输出端通过连接器与电池包连接。作为优选,主控单元为单片机或DSP或FPGA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魔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魔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220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器件加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试验接线的端子排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