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极棒新型浇注接口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22293.3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83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阎奎军;刘海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抚工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B22C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113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右模具 冷水层 左模具 装置主体 电极棒 进液口 本实用新型 接口模具 蠕化率 浇注 内壁 蠕墨 铸钢 耐火材料 消耗 冷水进管 耐火挡板 钢水 砂轮片 蒸汽管 支撑板 卡接 模腔 脱模 外壁 右壁 回收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极棒新型浇注接口模具,包括左模具、右模具及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由左模具和右模具卡接组成,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有模腔,所述左模具的顶部前侧右端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的内壁设有耐火挡板,所述左模具和右模具的内壁均设有低蠕化率蠕墨铸钢,所述低蠕化率蠕墨铸钢的外侧设有冷水层,所述冷水层的外侧设有外壁,所述右模具顶部于进液口的右侧设有与冷水层相连的冷水进管,所述右模具的顶部右侧设有与冷水层相连的蒸汽管,所述右模具的右壁中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本实用新型节省了耐火材料的消耗,提高电极棒钢水的回收率和端面质量同时也降低了砂轮片的消耗,脱模容易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极棒浇注领域,具体是一种电极棒新型浇注接口模具。
背景技术
在真空熔炼炉浇注电极棒和母合金过程中,需要使用浇注模具,目前已有的技术,其真空电极棒浇注用模具采用铸铁模具,模具底部采用相同的材质封堵,底部中心开孔放置模底砖利于浇注完成后的电极棒脱模,需要使用砂轮片进行操作方可进行脱模,实际操作中对操作人员有很多潜在危险;
这种模具在实际使用中有以下缺陷:一方面是高温钢液自上而下进入模具后,对模具底部冲刷损伤严重,浇注2-4次以后,模具作废,无法多次使用,对任何公司的成本都是极大的负担,产品成本高;其次是由于模具中的高温钢液无法回收利用,造成浪费;另一方面是脱模效率不高,存在脱模效率低的情况,模具本身不便于凝固后坯料的顺利脱模,导致生产出来的产品月瑕疵,影响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极棒新型浇注接口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极棒新型浇注接口模具,一种电极棒新型浇注接口模具,包括左模具、右模具及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由左模具和右模具卡接组成,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有模腔,所述左模具的上下两壁右端对称设有卡销,所述右模具的上下两壁左端对称设有卡槽,所述左模具的顶部前侧右端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的内壁设有耐火挡板,所述左模具的底部内侧左端设有耐火砖,所述左模具和右模具的内壁均设有低蠕化率蠕墨铸钢,所述低蠕化率蠕墨铸钢的外侧设有冷水层,所述冷水层的外侧设有外壁,所述右模具的前侧底部右端设有与冷水层相连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于右模具的外部设有水泵,所述右模具顶部于进液口的右侧设有与冷水层相连的冷水进管,所述右模具的顶部右侧设有与冷水层相连的蒸汽管,所述蒸汽管的横向部分设有阀门,所述右模具的右壁中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上方设有集液箱,所述集液箱的右壁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左模具的左侧设有第二固定板,所述右模具的右侧设有第一固定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耐火挡板为长方体状,所述耐火挡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60度,所述耐火挡板的数量为5-7个,所述耐火挡板相互上下交错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耐火砖竖直截面为左侧长方形与右侧直角梯形的组合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水层的厚度为2-4m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蒸汽管为“U”字形,所述蒸汽管的右端延伸至集液箱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低蠕化率蠕墨铸钢由石墨与钢材料蠕化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固定板和第一固定板的底部外表面设有防滑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节省了耐火材料的消耗,提高电极棒钢水的回收率和端面质量同时也降低了砂轮片的消耗,脱模容易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抚工工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辽宁抚工工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222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