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的枪型放射微粒植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23190.9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616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张静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静芝 |
主分类号: | A61N5/10 | 分类号: | A61N5/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刘燕娇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入器 枪体 手柄 穿刺针 顶针 存放装置 限位装置 刻度尺 本实用新型 推动装置 右端部 左端部 枪型 放射 手枪式结构 穿刺 上端部 手枪式 下端面 外壁 针刺 植入 抓握 手掌 存储 体内 伸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的枪型放射微粒植入器,包括顶针、穿刺针、穿刺针推动装置、限位装置、微粒存放装置、植入器枪体、手柄和刻度尺,所述手柄的上端部与植入器枪体的下端面连接,并且手柄和植入器枪体形成手枪式结构,所述刻度尺设置在植入器枪体的外壁上,所述顶针的右端部置于植入器枪体的左端部内,并且顶针的左端部伸出植入器枪体,所述穿刺针置于植入器枪体的右端部,并且与穿刺针推动装置连接,所述限位装置设置于植入器枪体内,所述微粒存放装置固定在手柄上。本实用新型将微粒存储在微粒存放装置中,能够根据需要不间断的连续植入微粒,采用手枪式的结构,便于手掌抓握,通过刻度尺和限位装置,能够设定穿刺针刺入深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的枪型放射微粒植入器。
背景技术
放射性治疗作为肿瘤治疗的三大常规手段(手术、化学疗法、放射疗法)之一,在治疗恶性肿瘤、延长患者生命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目前诊断技术的限制,尚不能完全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许多患者就诊时就已经进入癌症的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因此采用放射治疗就成为临床上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之一。临床上约有70%肿瘤患者在其治疗的不同阶段需要进行放射治疗。
由于传统的外放射疗法均无法将正常组织与肿瘤组织隔离开来,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会对正常的组织、器官造成损害,也会由于为保护正常组织而给不到足够的治疗剂量,使肿瘤不能得到彻底地根治。
近年来,许多半衰期短、照射距离近、放射能量低的人工同位素相继被制造出来并应用于临床,如125I、198Au、103Pa等,使得针对肿瘤组织局部进行微创的放射性治疗的设想成为可能,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插植治疗肿瘤技术就是其中之一。该技术是采用低能量、较短半衰期的放射性密封源微粒,经过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精确计算,以介入方法或在术中采用专用器械将其植入到瘤体内、受浸润组织及亚临床灶。通过微型放射源的持续衰变,对肿瘤组织进行持续性低剂量照射,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周围的正常组织,防止敏感器官的损伤,扩大了治疗范围和治疗适应症,同时控制了处于静止期的肿瘤细胞被激活而倍增的过程,弥补了外照射的外周损伤大、间断性照射无法有效消灭静止期瘤细胞的不足,对防止术后局部复发及肿瘤扩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于采用金属壳体的植入器械通过现代微创技术进行植入,对病人创伤小,同时有效阻止了操作过程对施术者的辐射。
目前采用的植入器械,具有如下缺点:
1、补充放射源不方便,一个转盘式植入器一般只能装载20-40粒放射源,而一个病人一次治疗经常需要种植数十乃至上百颗粒子,一体式的植入器在术中补充装载放射源既不方便也不安全。
2、转盘式储存植入仓体积较大,而人体病灶分布有一定体积范围,所以相应的在此范围内往往需要同时插入多根中空针,这样操作时较大体积的植入仓极容易与这些中空针相碰撞,甚至有可能使已插入的中空针被碰,导致刺破人体重要器官或血管的危险,所以手术操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很大。
3、为了不断输送放射源既要完全拔出推针,又要转动储存植入仓的转盘的动作会增加手术操作人员操作负担。
4、转盘式植入器的储存植入仓体积较大且重量重,操作吃力。
5、放射微粒的植入需要边退针边植入,而中空针与植入器之间的配合为锥度配合,仅靠摩擦力连接固定,退针过程中如操作不当心,很容易使中空针与植入器分离。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自动的枪型放射微粒植入器,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生产,使用应用灵活,便于操作,它能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并且比以往的植入器更易于补充放射源,可实现连续且粒子数量不限地植入微型放射源到病人的肿瘤组织间。本实用新型还提供自动的枪型放射微粒植入器的工作方法,工作原理简单易行,工作过程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提高穴位微粒植入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静芝,未经张静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231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身放疗组织补偿装置
- 下一篇:一种肿瘤放疗头颈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