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蛙田大球盖菇种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23362.2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23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汤立红;曾义华;师志恒;罗赫荣;周国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益阳宏祥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64 | 分类号: | A01G18/64;A01G18/20;A01G18/69;A01K67/02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娄底市兴娄专利事务所 43106 | 代理人: | 王寿元 |
地址: | 413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水管 大球盖菇 表面覆盖 种植系统 透水层 透水孔 种植层 水沟 本实用新型 围网 生态养殖 土层表面 有效结合 边缘处 无纺布 土层 槽体 护栏 滤水 蛙类 供水 养殖 | ||
本实用新型提供蛙田大球盖菇种植系统,它包括有菇槽,菇槽由蛙田下挖形成的槽体,菇槽底部设有二至三条供水管,供水管表面均匀分布有透水孔,透水孔表面覆盖有由无纺布制成的滤水布,相邻供水管的间隙以及表面覆盖有透水层,透水层表面设有腐土层,腐土层表面设有种植层,相邻菇槽之间设有蛙沟,蛙沟顶部低于种植层表面,蛙沟两端连接蛙田储水沟,蛙田储水沟两侧与供水管连接供水;蛙田边缘处通过围网围绕形成护栏。采用本方案可以将蛙类和大球盖菇有效结合形成生态养殖,其养殖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指蛙田大球盖菇种植系统。
背景技术
黑斑蛙是一种常见的两栖类动物,在我国的分布是比较的广。由于黑斑蛙是以捕食害虫为食的,因此对于农作物是无害的。另外它本身也可以作为药材,身上很多部位都可以入药。对于爱好饮食的人来说,黑斑蛙还是非常美味的食材,它的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因此目前我国对于黑斑蛙的需求很大。野生黑斑蛙是我国的二级保护动物是不能够直接捕杀野生的,因此人工养殖就逐渐的形成市场。大球盖菇又名皱环球盖菇、皱球盖菇、酒红球盖菇,是国际交易市场上的十大菇类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蕈菌之一。研究院2016年从福建引进大球盖菇,用稻草作为培养料在水田中栽培种植,生产全程无任何化学肥料、化学农药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其营养丰富,营养成分全面。现在还没有将两者结合养殖的先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将蛙类和大球盖菇有效结合形成生态养殖,其养殖效果好的蛙田大球盖菇种植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蛙田大球盖菇种植系统,它包括有菇槽,菇槽由蛙田下挖形成的20-30cm深的槽体,菇槽底部设有二至三条供水管,供水管表面均匀分布有透水孔,透水孔表面覆盖有由无纺布制成的滤水布,相邻供水管的间隙以及表面覆盖有透水层,透水层高度为5-10cm,透水层表面设有腐土层,腐土层高度为5-8cm,腐土层表面设有种植层,种植层表面高于蛙田水平面5-10cm,相邻菇槽之间设有蛙沟,蛙沟竖截面呈U形,U形槽深度为10-15cm,蛙沟顶部低于种植层表面,蛙沟两端连接蛙田储水沟,蛙田储水沟两侧与供水管连接供水;蛙田边缘处通过围网围绕形成护栏。
所述的腐土层由火土灰或草灰铺设形成。
所述的透水层采用干草、稻杆或桔杆铺设形成。
所述的供水管沿菇槽长度方向分布。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未详细描述的方式均可采用市面常规技术,如种植层土壤以及储水沟与供水管的连接方式等,本方案的蛙田储水沟给供水管供水,水通过透水孔和透水层给种植层供水,使土壤保持一定湿度,同时蛙田储水沟也给蛙类进行供水,护栏用于防蛇防鼠,采用本方案可以将蛙类和大球盖菇有效结合形成生态养殖,其养殖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益阳宏祥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益阳宏祥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233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浇灌施肥补光功能的食用菌培养架
- 下一篇:一种园林草坪修剪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