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电线路的巡检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25749.1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22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飞;董选昌;曲烽瑞;张耿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刘艳丽 |
地址: | 51062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障 飞行机构 行走机构 滚轮 壳体 处理机构 输电线路 处理器 本实用新型 巡检机器人 在线清除 作业程序 电连接 漂浮物 上端部 下端部 减小 巡检 体内 消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电线路的巡检机器人,包括处理机构、飞行机构、滚轮行走机构以及清障设备;处理机构包括装设在壳体内的处理器;滚轮行走机构的一侧端设置在壳体的上端部;壳体的下端部设置清障设备;飞行机构的一侧端设置在壳体;处理器分别与飞行机构、滚轮行走机构、清障设备电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在线清除漂浮物,简化了清障作业程序,减小了人力和物力的消耗,提高了清除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输电线路的巡检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输电线路的分布越来越密集,在输电线路上容易挂起漂浮物。若输电线路上若挂有飘浮物,容易引发输电线路设备短路、停电等外力破坏事故;甚至引起线路跳闸和线路被迫停电事故。传统的清除输电线路上的漂浮物是通过专业人员人工清除漂浮物。
在实现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传统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传统的人工清除输电线路上的漂浮物,作业时间长,人力物力消耗大,且清除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人工清除输电线路上的漂浮物,作业时间长,人力物力消耗大,且清除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输电线路的巡检机器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的巡检机器人,包括处理机构、飞行机构、滚轮行走机构以及清障设备;处理机构包括装设在壳体内的处理器;
滚轮行走机构的一侧端设置在壳体的上端部;壳体的下端部设置清障设备;飞行机构的一侧端设置于壳体上;
处理器分别与飞行机构、滚轮行走机构、清障设备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滚轮行走机构包括滚轮装置以及连接在滚轮装置和壳体之间的支撑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滚轮行走机构还包括第一电机以及连接在处理器与第一电机之间的滚轮驱动器;
第一电机连接滚轮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滚轮装置包括第一滚轮、第二滚轮以及连接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之间的滚轮连接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清障设备包括旋转调节机构和激光装置;
旋转调节机构的一端连接壳体,另一端连接激光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旋转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以及连接在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之间的转动轴;
第一固定杆连接壳体;第二固定杆连接激光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旋转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二电机和连接在处理器与第二电机之间的旋转驱动器;
第二电机连接转动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飞行机构包括旋翼装置以及连接在旋翼装置和壳体之间的飞行连接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旋翼装置包括旋翼件、第三电机和连接在处理器与第三电机之间的飞行驱动器;
第三电机连接旋翼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装设在壳体上的摄像装置;摄像装置连接处理器。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基于滚轮行走机构的一侧端设置在壳体的上端部;壳体的下端部设置清障设备;飞行机构的一侧端设置在壳体,处理器分别与飞行机构、滚轮机构、清障设备电连接。通过处理器控制飞行机构启动工作,使得巡检机器人飞行上线;处理器控制滚轮行走机构启动工作,使得巡检机器人在输电线路上行走,在靠近输电线路上的漂浮物时,启动清障设备工作,通过清障设备切割漂浮物,实现在线清除漂浮物,简化了清障作业程序,减小了人力和物力的消耗,提高了清除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257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