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振器支架及连接叉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30498.6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60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光金;姜伟健;张光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德泰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3/00 | 分类号: | B60G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71200 山东省泰安市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柱 连接叉 螺栓孔 减振器支架 固定槽 新结构 支架 转动 本实用新型 冲击载荷 弹性挡圈 紧固螺栓 定位槽 分体式 总成本 凹坑 缓冲 锻造 美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振器支架及连接叉总成,包括支架和连接叉,所述支架包括本体、螺栓孔一、螺栓孔二、连接柱和定位槽,所述本体一端与连接柱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设有固定槽,所述本体另一端设有螺栓孔一,所述本体中间设有螺栓孔二,所述连接柱上固定有连接叉,所述连接柱的固定槽内安装有弹性挡圈,所述连接叉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连接柱上;本实用新型采用分体式新结构,差不可以转动当受到冲击载荷时,一部分力可以考转动来缓冲,且新结构采用锻造凹坑的形式来达到降重降成本的效果,且性能可靠,外形美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载重汽车悬架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振器支架及连接叉总成。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驾驶员和乘员的舒适性及改善汽车的操纵稳定性,现有的中型汽车前桥绝大多数均装配减振器,同时根据需要安装横向稳定杆;减振器支架及横向稳定杆支架一般均需要独立设计及装配,有时为了调整车架高度,还需要在板簧和前桥间加装弹簧垫板;在这种情况下,三种零件同时独立存在,不但提高了制造和装配的成本,而且浪费了车辆布置空间,增加了车辆的自重,降低了车辆使用经济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更加可靠,满足设计要求,降低市场索赔的减振器支架及连接叉总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减振器支架及连接叉总成,包括支架和连接叉,所述支架包括本体、螺栓孔一、螺栓孔二、连接柱和定位槽,所述本体一端与连接柱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设有固定槽,所述本体另一端设有螺栓孔一,所述本体中间设有螺栓孔二,所述连接柱上固定有连接叉,所述连接柱的固定槽内安装有弹性挡圈,所述连接叉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连接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叉内部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连接槽,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连接柱配合,所述紧固螺栓安装在连接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柱的圆周上涂有油脂层。
进一步地,所述油脂层涂料为防锈油或润滑脂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柱的端面设有底漆层。
有益之处:本实用新型采用分体式新结构,差不可以转动当受到冲击载荷时,一部分力可以考转动来缓冲,且新结构采用锻造凹坑的形式来达到降重降成本的效果,且性能可靠,外形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支架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101本体,102螺栓孔一,103螺栓孔二,104连接柱,105定位槽,2连接叉,3弹性挡圈,4紧固螺栓,5连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德泰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德泰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304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刚度结构的悬架减振器
- 下一篇:可能量回收的车用混合减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