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实现孔壁密封的等离子体爆破岩石机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31140.5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19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薛启龙;孙西濛;刘宝林;马瑞;王晋;吕嘉;周鹏;周世生;曹艳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D3/04 | 分类号: | F42D3/04;F42D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刘洪勋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管 等离子体生成部 爆破岩石 膨胀部 钻孔 等离子体 爆破 机械装置 孔壁 密封 本实用新型 冲击力作用 释放 爆破能量 爆破效果 爆破效率 上固定套 自锁密封 钻孔内壁 等离子 封堵 下端 泄露 开口 膨胀 脱离 | ||
1.一种可实现孔壁密封的等离子体爆破岩石机械装置,设置于爆破岩石时所钻的钻孔中,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套管和等离子体生成部;
所述第一套管上固定套设有膨胀部;
所述等离子体生成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套管内,所述第一套管上膨胀部的下端构造有供所述等离子体生成部释放能量的第一开口;
其中,在所述等离子生成部释放能量时,所述膨胀部上至少部分能够向远离所述第一套管外壁的一侧膨胀,且与所述钻孔内壁紧密接触,以阻止所述第一套管脱离所述钻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爆破岩石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部为一圆筒,在所述第一套管的轴向上,所述圆筒上开设有至少一条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的下端与所述圆筒的下端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体爆破岩石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上开设有孔,所述孔与所述第二开口一一对应,且所述第二开口的上端与所述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等离子体爆破岩石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内壁的直径自上而下依次变大;
所述第一套管上与所述圆筒配合的外壁的直径自上而下依次变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等离子体爆破岩石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开口的上端留有距离,且所述第一套管的外壁直径自所述圆筒的下端至所述第一开口的上端依次变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等离子体爆破岩石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套管上且位于所述圆筒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开口的上端间设置有密封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5、6任一所述的等离子体爆破岩石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外侧设有第一紧固螺母,所述第一紧固螺母通过螺纹与所述第一套管连接,所述第一紧固螺母能够阻止所述膨胀部朝所述第一套管上端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5、6任一所述的等离子体爆破岩石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第一套管的侧面;
所述等离子体生成部包括高压电极和低压电极,所述第一套管的下端设有下端盖;
所述高压电极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套管内,所述下端盖与所述第一套管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低压电极与所述下端盖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等离子体爆破岩石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绝缘套管,所述第一绝缘套管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套管内,所述高压电极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套管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等离子体爆破岩石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极与所述低压电极通过金属丝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3114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爆破管
- 下一篇:一种金属矿山中深孔爆破用封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