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互感器绕线定位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33013.9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85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任志凯;朱海林;孙洪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82 | 分类号: | H01F41/08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赵敏 |
地址: | 4615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互感器 定位工装 定位件 绕线 定位效率 内层绕组 手工测量 相邻线圈 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 定位支撑架 外轮廓形状 定位基准 定位结果 定位线圈 精准定位 外层绕组 有效保障 传统的 挡止面 定位架 定位面 台阶面 圆弧面 适配 分设 缠绕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互感器绕线定位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手工测量误差大、定位效率低、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的问题。本定位工装包括用于定位互感器相邻线圈内层绕组间距的组间定位件和以组间定位件为定位基准的分设于定位工装左、右两侧用于定位支撑架的支撑架定位架,所述组间定位件具有线圈挡止面和与互感器骨架外轮廓形状相适配的圆弧面,所述组间定位件上部设有用于定位线圈内层绕组缠绕厚度的台阶面和定位相邻线圈的外层绕组之间的距离的定位面。该该互感器绕线定位工装改变了传统的通过手工测量进而定位相关位置的麻烦。通过定位件可直接实现对支撑架的精准定位,使定位结果更精确,提高了定位效率,产品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互感器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互感器绕线定位工装。
背景技术
互感器的结构较为简单,一般由互感器骨架、缠绕在骨架上的内层绕组和缠绕在内层绕组上的外层绕组及部分缠绕在线圈内的支撑架等组成。在互感器的生产过程中,对于互感器上相邻线圈之间对应绕组的组间距及单个线圈中绕组的引线缠绕厚度、缠绕宽度和支撑架在线圈上的固定位置等涉及互感器性能的参数对互感器的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生产厂家对这些参数均有严格规定,在生产中要严格执行相关要求。
传统的互感器制造过程中,如图1至图2所示,绕组引线一般为人工手动缠绕,虽然线圈组在骨架上的缠绕位置无特殊要求,但线圈内部的引线在骨架上的缠绕厚度、缠绕宽度以及相邻线圈之间对应的内层绕组组间距d’、外层绕组组间距e’和支撑架相对于互感器的三向固定位置a’、b’、c’等尺寸均对互感器质量有着重要影响,而这些重要参数在现有互感器制造过程中均由工人用尺子手工测量等到,根据测量结果再做相应的缠绕调整。由于缺少对互感器实现精准定位的专用工装,没有确定的测量基准,测量工作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产生较大误差,手工缠绕过程中对支撑架和绕线的定位不仅费时费力、效率低,影响工厂的经济效益,而且由于测量误差使生产出来的互感器质量参差不齐,产品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互感器绕线定位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手工测量误差较大、定位效率低、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互感器绕线定位工装,包括用于定位互感器相邻线圈内层绕组间距的组间定位件和以组间定位件为定位基准的分设于定位工装左、右相对两侧用于定位支撑架的支撑架定位架,所述组间定位件具有线圈挡止面和与互感器骨架外轮廓形状相适配的圆弧面,所述组间定位件上部设有用于定位线圈内层绕组缠绕厚度的台阶面和定位相邻线圈的外层绕组之间的距离的定位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组间定位件,实现了对互感器上相邻线圈的内层绕组之间的组间距的定位,组间定位件设置有与互感器骨架外轮廓形状相适配的圆弧面和当引线缠绕到一定厚度时与线圈挡止配合以防止工装移位的线圈挡止面,可使定位工装与互感器骨架充分接触,通过线圈的挡止配合防止在绕线的过程中工装与互感器骨架沿骨架轴向发生位移,通过设置台阶面和定位面,可进一步实现对线圈内层绕组缠绕厚度的定位和对相邻线圈的外层绕组之间的组间距的定位。该互感器绕线定位工装改变了传统的通过手工测量进而定位相关位置的麻烦。通过以组间定位件为定位基准的支撑架定位架可直接实现对支撑架的精准定位,以组间定位件为基准可实现对绕组的宽度、厚度及相邻线圈对应绕组的间距的定位,使定位结果更精确,提高了定位效率,产品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330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压器的夹持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电感线圈生产用半自动绕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