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包装用防伪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33301.4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15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申晓燕;王建;冯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南方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G09F3/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签本体 纸带 上金属框架 下金属框架 防水薄膜 棱镜片 本实用新型 防伪标签 上下表面 包装用 保护膜 四边 等间隔设置 多角度观察 防水作用 防伪作用 金属丝 反光 两层 撕扯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装用防伪标签,包括标签本体,所述标签本体上下表面分别设有上金属框架和下金属框架,所述标签本体四边均通过等间隔设置的第一纸带连接有金属丝,所述标签本体上分别设有第二纸带和第三纸带,所述第二纸带和第三纸带一端均固定在标签本体正面一侧,所述上金属框架和下金属框架上均覆盖有保护膜,所述保护膜包括防水薄膜和曲面棱镜片,所述防水薄膜设置在曲面棱镜片外侧,本实用新型具有两层防伪作用;通过在标签本体上下表面分别设置上金属框架和下金属框架结构,并在上金属框架和下金属框架上设置防水薄膜和曲面棱镜片结构,不仅起到很好的抗撕扯和防水作用,而且方便反光后多角度观察到标签本体,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标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包装用防伪标签。
背景技术
包装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的技术方法所用的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为达到上述目的在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营销型包装侧重策划策略,成为广义的包装。还可以将某人或者某种事物打扮好或尽力帮助他在某方面做到完美。
防伪标签在包装盒上应用广泛,防伪标签的防伪特征以及识别的方法是防伪标签的灵魂,防伪是对那些以欺骗为目的且未经所有权人准许而进行仿制或复制的活动而采取的防止措施,现有的包装用防伪标签结构,防伪作用较少,而且防伪标签多采用粘胶固定方式,不仅容易脱落,而且一般标签表面覆盖的薄膜结构容易受到外界撕扯变形,导致防伪标签受损,也不方便多角度观察标签,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用防伪标签,通过双层防伪作用,提高防伪标签的防伪性能,同时在上金属框架和下金属框架上设置防水薄膜和曲面棱镜片结构,不仅起到很好的抗撕扯和防水作用,而且方便反光后多角度观察到标签本体,使用方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包装用防伪标签,包括标签本体,所述标签本体上下表面分别设有上金属框架和下金属框架,所述标签本体四边均通过等间隔设置的第一纸带连接有金属丝,所述标签本体上分别设有第二纸带和第三纸带,所述第二纸带和第三纸带一端均固定在标签本体正面一侧,所述上金属框架和下金属框架上均覆盖有保护膜,所述保护膜包括防水薄膜和曲面棱镜片,所述防水薄膜设置在曲面棱镜片外侧。
优选的,所述上金属框架和下金属框架规格相同,且均为方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纸带和第三纸带一端分别有第一粘胶层和第二粘胶层。
优选的,所述防水薄膜为低密度聚乙烯透明塑料膜,所述防水薄膜的厚度不超过1mm。
优选的,所述上金属框架和下金属框架上分别对应防水薄膜和曲面棱镜片安装位置设有相对应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上金属框架和下金属框架的最外侧边框长宽和标签本体的长宽均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标签本体四边均通过等间隔设置的第一纸带连接有金属丝,在包装盒上安装标签本体时,通过将金属丝插入包装盒侧壁上设计,在撕开标签本体时,金属丝和第一纸带断裂无法恢复,起到一层防伪作用;
2、通过在标签本体上分别设有第二纸带和第三纸带结构,第二纸带和第三纸带分别与包装盒内部粘连,在标签本体脱离包装盒时,第二纸带和第三纸带断裂,无法恢复,起到两层防伪作用;
3、通过在标签本体上下表面分别设置上金属框架和下金属框架结构,并在上金属框架和下金属框架上设置防水薄膜和曲面棱镜片结构,不仅起到很好的抗撕扯和防水作用,而且方便反光后多角度观察到标签本体,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正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南方职业学院,未经广东南方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333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