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辊端轴套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36239.4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73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周仁斌;徐珂;杜德浪;周先宏;尚启明;方浩;江荣;张善高;王兴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5/14 | 分类号: | B21B35/14 |
代理公司: |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 代理人: | 阮爱农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辊端 轴套 轴套本体 定位环 大孔 左段 油嘴 本实用新型 润滑系统 使用寿命 轧制 紧固件 扁面 油槽 油孔 联接 油槽相连通 台阶内孔 阶梯孔 外圆处 减小 磨损 内孔 小孔 右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辊端轴套,它包括辊端轴套本体、大定位环、小定位环、润滑系统;辊端轴套本体的内孔为阶梯孔,左段大孔设置有前后相对称的两个扁面,大定位环设置在辊端轴套本体左段大孔的左台阶内孔处并通过紧固件联接,小定位环设置在辊端轴套本体右段小孔内并通过紧固件联接;润滑系统包括油槽、油孔和油嘴,油槽设置在辊端轴套本体左段大孔的两个扁面上,油嘴设置在辊端轴套本体的外圆处,并通过油孔与油槽相连通。本实用新型辊端轴套减小了轴套扁面磨损,从而延长了辊端轴套使用寿命,确保轧制精度。同时,辊端轴套的强度大幅提高,从而延长了辊端轴套使用寿命,确保轧制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轧机传动轴领域,尤其涉及轧机主传动轴的辊端轴套。
背景技术
传动轴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尤其在钢铁生产企业中,随着轧钢工艺以及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对传动轴的传动精度和稳定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联接轧辊与传动轴的重要部件,现有轧机主传动轴中的辊端轴套大多采用内外双定位,并通过扁面来传递扭矩。因轧钢过程中换辊较为频繁且缺少润滑,所以扁面极易磨损,导致轧辊与辊端轴套扁面间隙增大,这就导致轧制过程中轧辊径向跳动较大,直接影响传动轴的传动精度,造成钢板表面质量降低,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辊端轴套的使用寿命,扰乱了钢铁企业正常生产,给轧钢厂造成巨大损失。另外,现有轴套的两边扁面上都设置有一个方形槽,槽里设置有衬板,衬板与扁面之间通过紧固件定位,这种结构的缺点是:一、轴套的强度较低;二、衬板磨损更换时非常不方便,而且轴套的修复价值低,维修时需将磨损的衬板槽加大处理,修复次数有限,且进一步降低轴套强度;三、传动轴运行一段时间后,连接衬板与轴套之间的紧固件易松动,影响传动轴的传动精度,造成钢板表面质量降低,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辊端轴套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辊端轴套,它减小了轴套扁面磨损,从而延长了辊端轴套使用寿命,确保轧制精度。同时,辊端轴套的强度大幅提高,从而延长了辊端轴套使用寿命,确保轧制精度。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辊端轴套,它包括辊端轴套本体、大定位环、小定位环、润滑系统;辊端轴套本体的内孔为阶梯孔,左段大孔设置有前后相对称的两个扁面,大定位环设置在辊端轴套本体左段大孔的左台阶内孔处并通过紧固件联接,小定位环设置在辊端轴套本体右段小孔内并通过紧固件联接;润滑系统包括油槽、油孔和油嘴,油槽设置在辊端轴套本体左段大孔的两个扁面上,油嘴设置在辊端轴套本体的外圆处,并通过油孔与油槽相连通。
进一步地,油槽包括至少一条横向油槽和至少一条纵向油槽,横向油槽与纵向油槽相交,油槽的中心与扁面的中心相重合。
进一步地,当油槽中的横向油槽为一条时,横向油槽位于扁面的横向平分线上,纵向油槽相对于横向油槽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当油槽中的纵向油槽为一条时,纵向油槽位于扁面的纵向平分线上,横向油槽相对于纵向油槽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油孔设置在油槽的中心处且垂直于扁面。
进一步地,辊端轴套本体内孔两扁面上分别融覆有耐磨层。
进一步地,耐磨层为铁基硬质合金层。
进一步地,大定位环的外径与辊端轴套本体左段大孔的左台阶内孔内径相接触,其右端面紧压在台阶面上;小定位环为台阶轴,其小端外径与辊端轴套本体右段小孔的内径相接触,其大端位于辊端轴套本体中段的台阶孔内。
本实用新型辊端轴套结构的特点是:一、增加了润滑系统,可通过油嘴向辊端轴套内部注入润滑脂,同时可通过油槽分散润滑并起到储油作用;二、在扁面上增加了耐磨层材料,采用融覆耐磨耐腐蚀的铁基硬质合金类复合材料。本实用新型辊端轴套减小扁面磨损,延长辊端轴套使用寿命,确保了轧制精度,具有安全可靠、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辊端轴套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泰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362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