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运管车及管道安装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37513.X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63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曹会清;董旭;寇宝庆;赵振兴;詹胜文;霍锦宏;赵海鸿;袁义;任文明;姜涛;孙克雷;贾力勇;谢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5/00 | 分类号: | B61D15/00;B61D4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周莉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管车 伸缩机构 管道固定机构 行走机构 外管 管道安装系统 相对移动 内管 轨道 本实用新型 隧道曲线段 分离结构 管道工程 距离增大 平稳运行 运行方向 脱轨 不一致 拖拽力 中内管 卡轨 挠度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运管车及管道安装系统,属于管道工程技术领域。通过将管道固定机构和行走机构之间设计为分离结构,并设计伸缩机构实现两者之间的相对运动,在隧道曲线段并且管道挠度不足时,管道与轨道之间的距离增大,通过伸缩机构中内管和外管之间的相对移动,使得管道固定机构可以一直固定在管道上,行走机构可以一直在轨道上运行,避免了运管车的脱轨风险;当运管车有卡轨风险时,通过伸缩机构内管和外管之间的相对转动,使得管道固定机构和行走机构之间相对转动,避免了运管车的卡轨风险;当轨道不平和拖拽力与运行方向不一致同时发生时,伸缩机构的内管和外管之间同时发生相对移动和相对转动,进而保证运管车平稳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运管车及管道安装系统。
背景技术
天然气等介质通常需要使用管道来运输,在敷设用于输送天然气等介质的管道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小断面盾构隧道内大管径管道曲线敷设时,通常需要先在盾构隧道内铺设轨道,将管道固定在可以在轨道上行走的运管车上,使用运管车来运输和固定管道。
目前普遍使用的运管车下部设有可以在轨道上行走的轮组,上部设有可以固定管道的结构,使用时先将管道固定在运管车上,再使用运管车将管道运送到管道的设计安装位置,进而完成管道的敷设。
上述运管车可以适用于大多数工况,由于固定在不同运管车上的若干节管道之间相互连接,在隧道曲线段,由于管道挠度不足,运管车有悬空脱轨等风险,一旦脱轨将无法处理,造成回拖失败。
当回拖过程中出现轨道不平、管道旋转、管道平直度不足或者拖拽力与运管车运行方向不一致时,运管车有卡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运管车及管道安装系统,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运管车容易出现的脱轨和卡轨的问题。该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运管车,该运管车包括:管道固定机构11、行走机构12和伸缩机构13:
该管道固定机构11包括管道固定筒111和管道固定座112;
该行走机构12包括底座121和轮组122,该轮组122用于带动该底座121 移动;
该伸缩机构13包括内管131和外管132,该内管131位于该外管132的内腔中,该内管131能够在该外管132中上下移动或左右转动;
该管道固定座112和该内管131之间连接,该底座121和该外管132之间连接,该管道固定座112安装于该底座121的上表面;
该管道固定机构11能够通过该伸缩机构13的带动,与该行走机构12之间相对移动和/或相对转动。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该伸缩机构13还包括:封板133;
该封板133固定于该外管132的下端部。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该伸缩机构13还包括:加强筋134;
该加强筋134为十字形结构,该十字形结构的四个端部固定于该内管131 的内壁上。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该内管131和该外管132之间设有限位结构:
该限位结构包括固定于该内管131外壁上的限位条1311和固定于该外管 132内壁上的固定条1321。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该管道固定筒111还包括:滑动组件;
该滑动组件包括轴承座1111和轴瓦1112,该轴承座1111固定安装在该管道固定筒111内腔中,该轴瓦位于该轴承座内腔中,该轴瓦与该轴承座1111之间有间隙,该轴瓦1112能够在该轴承座1111内腔中转动。
在一种可能设计中,该运管车还包括:缓冲板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375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