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紫外线照射装置以及水杀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37558.7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81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永原敏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斯坦雷电气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J61/56 | 分类号: | H01J61/56;C02F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外线照射装置 高频逆变器电路 水杀菌装置 冷阴极紫外线灯 直流电源 本实用新型 紫外线照射 断开控制 高频电压 设置开关 直流电压 处理水 杀菌力 放电 对开 接通 施加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紫外线照射装置以及水杀菌装置。该紫外线照射装置和水杀菌装置能够在维持杀菌力的同时使处理水的温度下降。该紫外线照射装置具有:冷阴极紫外线灯(1);高频逆变器电路(3),其产生用于使冷阴极紫外线灯(1)放电的高频电压;以及直流电源(2),其对高频逆变器电路(3)施加直流电压,在该紫外线照射装着中设置有用于对开关(4)进行接通断开控制的控制单元(5),在直流电源(2)与高频逆变器电路(3)之间设置开关(4)。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紫外线照射装置以及水杀菌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在水的消毒、杀菌、灭菌等中所使用的紫外线照射装置中的紫外线灯而存在有冷阴极紫外线灯和热阴极紫外线灯,但在长寿命和小型化的方面,冷阴极紫外线灯更优异。
图4是示出使用了冷阴极紫外线灯的现有紫外线照射装置的图。
在图4中,紫外线照射装置由冷阴极紫外线灯1、直流电源2和高频逆变器电路3构成。
冷阴极紫外线灯1由以下部件构成:玻璃管11,其例如由硬质玻璃构成;一对有底圆筒型(杯型)的电极12a、12b,它们在玻璃管11的轴向上彼此对置设置;一对密封销13a、13b,它们的一端在玻璃管11内与电极12a、12b结合,例如由热膨胀系数较低且热膨胀系数接近硬质玻璃的可伐合金(Kovar)构成;一对外部引线14a、14b,它们在玻璃管11的外部与密封销13a、13b的另一端结合,例如由杜美线(Dumet wire)构成;焊接玻璃珠15a、15b(参照图2),它们对玻璃管11的两端的开放端的内周面与密封销13a、13b进行焊接(参照:专利文献1、2、3、4)。在该情况下,在利用焊接玻璃珠15a、15b中的一个针对玻璃管11的一个开放端的内周面进行了焊接之后,将Hg以及稀有气体例如Ar气体和Ne气体封入到玻璃管11中,然后,利用焊接玻璃珠15a、15b的另一个针对玻璃管11的另一个开放端的内周面进行焊接。
直流电源2例如由与交流电源(未图示)连接的整流滤波电路构成,利用其直流电压来驱动高频逆变器电路3。在该情况下,高频逆变器电路3的驱动电压Vd与直流电源2的直流电压一致。高频逆变器电路3产生30~50kHz左右的交流电(参照:专利文献5的图2)。其结果,在玻璃管11内,通过电子→稀有气体→汞的碰撞,汞电离并放电,产生紫外线。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92020号公报(特许第490270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182456号公报(特许第493415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54557号公报(特许第562914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1-238619号公报(特许第5451688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5-29085号公报
但是,在图4所示的现有的紫外线照射装置中,当接通了直流电源2时,始终都是点亮状态,因此,在应用于水杀菌装置的情况下,存在处理水的温度会上升这一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紫外线照射装置具有:冷阴极紫外线灯光源;高频逆变器电路,其用于产生高频电压,该高频电压用于使冷阴极紫外线灯放电;直流电源,其用于对高频逆变器电路施加直流电压;开关,其设置在直流电源与高频逆变器电路之间;以及控制单元,其用于对开关进行接通断开控制。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水杀菌装置具有:上述紫外线照射装置;以及壳体,其具有作为处理水的流道的第1中空部分和用于收纳紫外线照射装置的第2中空部分。或者,具有:上述紫外线照射装置;以及壳体,其具有作为处理水的流道进行作用并且用于收纳紫外线照射装置的中空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坦雷电气株式会社,未经斯坦雷电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375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