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载体培养细胞用固定床及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37560.4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33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贺笋;李俊辉;李延涛;王遵宝;寇春;豆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3/02 | 分类号: | C12M3/02;C12M1/40;C12M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黄彩荣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床层结构 微载体 培养细胞 罐体 气囊 本实用新型 胰蛋白酶液 充排气口 细胞消化 反应器 培养液储存罐 疏松多孔结构 消化 硅胶材料 内部空隙 充排气 储存罐 连接管 内底壁 体细胞 充气 紧贴 放大 细胞 | ||
1.一种微载体培养细胞用固定床,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和设置于所述罐体的内部的床层结构,
所述床层结构具有多层,在最低层的所述床层结构上固定有微载体,所述微载体用于培养细胞;
在所述罐体上设置有培养液加入口、培养液排出口、酶液加入口和酶液排出口;
最低层的所述床层结构由生物级硅胶材料制成,且最低层的所述床层结构为疏松多孔结构,在最低层的所述床层结构的内部空隙中设置有气囊,
在所述罐体上设置有充排气口,所述充排气口与所述气囊之间通过充排气连接管连接,在所述气囊中未充气的状态下,最低层的所述床层结构紧贴所述罐体的内底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载体培养细胞用固定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罐体的内部设置有通气管,
所述通气管的一端通过所述罐体的顶盖与外部环境连通;
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与最低层的所述床层结构的内部空隙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载体培养细胞用固定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排气口设置于所述罐体的顶盖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载体培养细胞用固定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酶液加入口设置于所述罐体的侧壁上,所述酶液排出口设置于所述罐体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载体培养细胞用固定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液加入口设置于所述罐体的侧壁上,所述培养液排出口设置于所述罐体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载体培养细胞用固定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罐体的侧壁上还安装有透明视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载体培养细胞用固定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罐体的侧壁上还安装有能够显示所述罐体的内部的液位高度的液位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载体培养细胞用固定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罐体的侧壁上还安装有能够显示所述罐体的内部的温度的电子温度显示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载体培养细胞用固定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罐体的侧壁上还安装有能够显示所述罐体的内部的压力的压力显示计。
10.一种反应器,用于微载体培养细胞,其特征在于,具有培养液储存罐、酶储存罐以及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微载体培养细胞用固定床,其中,
所述培养液储存罐的出液口通过输液管路与所述培养液加入口连接,所述培养液储存罐的进液口通过排液管路与所述培养液排出口连接;
所述酶储存罐的出口通过输酶管路与所述酶液加入口连接,所述酶储存罐的进口通过排酶管路与所述酶液排出口连接;
在所述输液管路、所述排液管路、所述输酶管路和所述排酶管路上分别设置有蠕动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3756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