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与登山杖连接的氧气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37850.9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23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许杨剑;马天杰;韩威;潘常良;单庆鹏;许雷;李攀磊;唐哲韬;赵帅;王效贵;梁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45B3/00 | 分类号: | A45B3/00;A62B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6 | 代理人: | 林蜀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气瓶 登山杖 输气软管 富氧膜 气囊 登山 本实用新型 手柄 出气开关 人体动能 上限位块 下限位块 含氧量 单向阀 输出管 外接 杖套 携带 便利 | ||
一种与登山杖连接的氧气瓶,包括登山杖内杖,内杖顶部设有上、下限位块,外杖套设与内杖外,在内杖的上限位块与外杖间安装有气囊,外杖上方设有手柄,气囊通过输气软管与氧气瓶连接,输气软管与氧气瓶间设有富氧膜及单向阀,氧气瓶设有出气开关及外接输出管。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人体动能产生压力,通过富氧膜增加空气中的含氧量,从而减轻登山者携带氧气瓶装备的重量,为登山提供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氧气瓶,特别涉及一种与登山杖连接的氧气瓶。
背景技术
在登山过程中有些人中往往会出现呼吸困难,缺氧等状况,这时人体就需要吸一些氧气来缓解症状。而要携带氧气瓶会增加登山者的装备重量,不利于攀登。传统的氧气瓶往往是在登山前冲入压缩空气以供登山过程中进行使用,小的氧气瓶不能够长时间使用,而大的氧气瓶体积重量太大,给登山带来额外的负担。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与登山杖连接的氧气瓶,这种氧气瓶结构合理、携带方便,适合登山运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与登山杖连接的氧气瓶,包括登山杖内杖,内杖顶部设有上、下限位块,外杖套设与内杖外,在内杖的上限位块与外杖间安装有气囊,外杖上方设有手柄,气囊通过输气软管与氧气瓶连接,输气软管与氧气瓶间设有富氧膜及单向阀,氧气瓶设有出气开关及外接输出管。
上述的一种与登山杖连接的氧气瓶,在输气软管与氧气瓶连接处设有空气压缩机。
上述的一种与登山杖连接的氧气瓶,在登山杖的内杖与外杖上开设有销孔,用于限位的圆柱销穿过两者的销孔。
本发明通过内外杖的相互挤压,即利用登山杖拄地后,人手压住手柄将外杖推向地面的过程中,将气囊进行压缩形成压力,高压的气体通过渗透富氧膜提高空气中的含氧量,再将富氧气体推入氧气瓶中形成压缩的富氧空气,对登山者进行供氧。
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可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富氧空气。利用这种膜进行多次分离,可以得到含90%以上氧气的富氧气空气。 富氧膜的研究在医疗、发酵工业、化学工业、富氧燃烧等方面得到重要应用。富氧膜技术现主要应用于工业和商业中不需 要超高纯度氧气的场合,如富氧空调、富氧助燃、富氧医疗、富氧养殖等。
本发明充分利用人体动能产生压力,通过富氧膜增加空气中的含氧量,从而减轻登山者携带氧气瓶装备的重量,为登山提供便利。
在不使用气囊时,可将圆柱销穿过销孔将内、外杖进行固定,作为单纯的登山杖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外杖,11手柄,12富氧膜,2圆柱销,3内杖,31内杖的上限位块,32内杖的下限位块,4输气软管,5微型空气压缩机,6氧气瓶,7外接输出管,8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一种与登山杖连接的氧气瓶,包括登山杖内杖,内杖3顶部设有上、下限位块31、32,外杖1套设与内杖外,在登山杖的内杖与外杖上开设有销孔,用于限位的圆柱销2穿过两者的销孔;在内杖的上限位块31与外杖间安装有气囊8,外杖上方设有手柄11,气囊通过输气软管4与氧气瓶6连接,输气软管与氧气瓶间设有富氧膜12及单向阀,在输气软管与氧气瓶连接处设有空气压缩机5,氧气瓶设有出气开关及外接输出管7。
不使用气囊压缩空气时,将圆柱销插入内、外杖的销孔,将两者固定,单纯当作登山手仗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378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黄金油压倒模吊坠圈超速印记成型机
- 下一篇:一种稳持式雨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