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构造柱施工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39427.2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15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孔军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军民 |
主分类号: | E04G13/02 | 分类号: | E04G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付登云 |
地址: | 1024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料盒 构造柱 模板主体 构造柱混凝土 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 表面平齐 施工模板 施工 膨胀混凝土 一次性成型 封闭装置 进料口处 可折叠式 施工表面 施工效率 进料口 可折叠 喇叭口 保证 砂浆 折叠 开闭 剔除 挤压 平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构造柱施工模板,包括顶部具有进料口的模板主体,所述模板主体在进料口处连接有可折叠式的进料盒,当进料盒关闭时,进料盒的表面与模板主体的表面平齐形成封闭式模板,在模板主体上设有用于控制进料盒开闭的封闭装置。本实用新型的进料盒可折叠,并且折叠后的进料盒的表面与模板主体的表面平齐形成封闭式的模板,能够保证构造柱混凝土施工表面的平整,从而无需再对构造柱模板喇叭口处的混凝土进行剔除。当进料盒关闭后,进料盒中的混凝土被挤压到构造柱的顶部,同时还保证了构造柱顶部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从而无需对构造柱的顶部补浇膨胀混凝土或素砂浆,使构造柱混凝土施工一次性成型,提高了施工效率、保证了施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砌体结构构造柱施工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指一种构造柱施工模板。
背景技术
唐山地震之后,我国结构抗震科研人员提出了在传统的砌体结构中增加构造柱和圈梁的技术,以提高整个砌体结构的抗震强度。现目前,市场上的房屋结构大多为多层的框架结构或者是高层的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结构,但无论哪种结构的房屋类型,都不可或缺的设计有填充墙结构。为了提高填充墙结构的抗震强度,建筑相关规范要求在填充墙中也设置相应的构造柱,以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及房屋的变形能力。历次震害表明,构造柱确实能有效改善砌体结构在大震下的整体性能,使砌体结构在遭受大震时不倒塌。汶川地震的震害也再一次验证了构造柱提高砌体结构大震不倒抗震性能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现如今,对填充墙的构造柱进行浇筑施工时,所采用的传统构造柱模板一般包括由四块侧模板拼装组成的成型模板,在成型模板中一侧模板的上端部设置有喇叭式的进料口,以便于向成型模板中浇筑混凝土。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待支模完成后再布设上述喇叭式的进料口,浇筑混凝土时将喇叭式的进料口也满浇,即浇筑混凝土至喇叭式进料口上部,待混凝土凝固且拆模后,再将喇叭式的进料口处留有的多余混凝土剔除掉。这样,上述传统的设置喇叭式进料口的构造柱模板必须等到混凝土达到凝固后才能拆除,且拆模后还要剔除喇叭式进料口处的多余混凝土,而剔除后还需对构造柱上喇叭式进料口处的不平整面进行修补,从而造成人力、材料、工期等浪费,并且这种施工方式的构造柱还存在柱顶混凝土浇筑不密实、抗震效果薄弱等质量缺陷,以致于混凝土成型后需要补浇膨胀混凝土或素砂浆等措施。因此,提供一种能够使构造柱一次性浇筑成型的施工模板,是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构造柱施工模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施工模板不能使构造柱混凝土一次性施工成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构造柱施工模板,包括顶部具有进料口的模板主体,所述模板主体在进料口处连接有可折叠式的进料盒,当进料盒关闭时,进料盒的表面与模板主体的表面平齐形成封闭式模板,在模板主体上设有用于控制进料盒开闭的封闭装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进料盒包括铰接在模板主体上的进料板以及设置于进料板与进料口之间的若干折叠叶片,若干折叠叶片依次交错设置并铰接于旋转点,交错成型的折叠叶片中一端的单个折叠叶片与进料板相连接,另一端的单个折叠叶片与进料口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与进料口相连接的单个折叠叶片以及位于中间位置的若干折叠叶片上同时设有滑动槽与滑动销,与进料板相连接的单个折叠叶片上设有滑动槽,进料口的侧壁上设有滑动销,若干折叠叶片通过滑动槽与滑动销的配合相互交错折叠。
进一步,所述进料板的底部通过两块合页铰接在进料口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封闭装置包括设置于模板主体上的滑轨以及滑动连接在滑轨上的滑板,滑板紧贴于模板主体的外表面滑动。
进一步,所述进料板上设有能够对滑板进行限位并便于控制进料盒开闭的提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军民,未经孔军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394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框架柱支撑模板及支撑结构
- 下一篇:一种PVC圆柱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