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翻架的安装底座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39593.2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30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何漠宇;王强;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锐创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7/135 | 分类号: | B60P7/135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李丹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翻架 紧固件 容置部 安装底座 座体 开口端 车厢盖 封闭端 侧壁 车厢 本实用新型 从容置部 杆状部件 锁紧位置 向内凹陷 穿出 穿入 晃动 稳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翻架的安装底座。该防翻架的安装底座包括:座体,一端向内凹陷形成有容置部,容置部包括一开口端及与开口端相对的封闭端;防翻架由开口端插入容置部;第一紧固件,一端由座体的侧壁穿入容置部,且与防翻架固定连接;第二紧固件,位于容置部内,且第二紧固件的一端从容置部的封闭端穿出,用于与车厢或车厢盖固定连接。由于上述安装底座的第一紧固件位于座体的侧壁,第二紧固件位于座体的容置部内,不需要额外增大座体的横截面积来为第一紧固件或第二紧固件提供锁紧位置。如此,该防翻架的安装底座所需的安装面积小,可将防翻架安装于车厢或车厢盖的杆状部件,从而使得防翻架安装稳固,不易晃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翻架的安装底座。
背景技术
皮卡车是一种采用轿车车头和驾驶室,同时带有敞开式货车车厢的车型。防翻架一般安装于皮卡车的货箱或货箱盖上,用于捆绑固定货物,防止货物在运输中相对货箱移动;同时在行车中如果遇到交通事故翻车,可以防止车顶塌陷,从而保护货厢和货物的安全。
一般地,由于防翻架是由管件折弯、焊接形成。所以防翻架的连接端呈管状。现有的安装方式是,在防翻架的连接端的端部设置一安装法兰,通过螺钉或螺栓将安装法兰锁紧于货箱或货箱盖。然而,采用设置法兰的安装方式需要较大的安装面积与法兰配合好,因此只能将连接端锁紧于货箱或货箱盖的安装面积大的板状部件上,而不能安装于货箱或货箱盖的安装面积小的杆状部件上,由于板状部件相当杆件部件刚度小、容易晃动,导致防翻架的安装不稳固,容易晃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只能将防翻架的连接端安装于货箱或货箱盖的板状部件上,导致防翻架安装不稳固,容易晃动的问题,提供一种所需安装面积小,从而可将防翻架的连接端安装于货箱或货箱盖的杆状部件上,连接稳固,不易晃动的防翻架的安装底座。
防翻架的安装底座,包括:
座体,一端向内凹陷形成有容置部,所述容置部包括一开口端及与所述开口端相对的封闭端;所述防翻架由所述开口端插入所述容置部;
第一紧固件,一端由所述座体的侧壁穿入所述容置部,且与所述防翻架固定连接,以将所述防翻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座体;
第二紧固件,位于所述容置部内,且所述第二紧固件的一端从所述容置部的所述封闭端穿出,用于与车厢或车厢盖固定连接。
上述防翻架的安装底座,在实际应用中,首先将座体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连接于车厢或车厢盖。然后将防翻架插入座体的容置部,并通过第一紧固件将防翻架固定连接于座体。
由于上述安装底座的第一紧固件位于座体的侧壁,第二紧固件位于座体的容置部内,不需要额外增大座体的横截面积来为第一紧固件或第二紧固件提供锁紧位置。如此,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防翻架的安装底座所需的安装面积小,可将防翻架安装于车厢或车厢盖的杆状部件上,从而使得防翻架安装稳固,不易晃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闭端的内壁内陷形成凹部,所述第二紧固件设置于所述凹部。如此,防止防翻杆插入座体的容置部时与第二紧固件干涉。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闭端的外壁具有与所述车厢或车厢盖的对应处的表面相适配的配合面。如此,使得座体能够紧密的贴合于车厢或车厢盖,进一步提高了防翻架的安装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底座还包括缓冲套,所述缓冲套设置于所述容置部的内壁与所述防翻架之间。如此,缓冲套能够吸收部分的振动,具有减振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套呈一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缓冲套设置于所述容置部,且所述缓冲套具有所述开口的一端朝向所述容置部的所述开口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锐创汽车用品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锐创汽车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395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