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力缓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41406.4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42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林立峰;郑宏鹏;王磊;徐纯;付伟;王庆余;梅秀金;林靖航;祖屹;刘俊东;徐福峰;浑俊艳;魏铁伟;向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立峰;郑宏鹏 |
主分类号: | F16D57/02 | 分类号: | F16D57/02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张伟 |
地址: | 132000 吉林省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液出口 进排气孔 通道连通 工作液进口 液力缓速器 进出通道 壳体 本实用新型 工作液入口 传动轴通孔 进排气功能 同心圆分布 定子叶片 壳体上沿 输出转矩 外界连通 转子 工作腔 工作液 固定的 缓速器 进出气 种液 叶片 响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力缓速器,包括转子、定子和进出通道壳体,在定子的每一叶片上设有工作液入口,在定子的壳体上沿圆周设有工作液出口,在进出通道壳体与定子固定的一侧设有工作液进口通道和工作液出口通道,工作液进口通道、工作液出口通道与传动轴通孔呈同心圆分布,工作液入口与工作液进口通道连通,工作液出口与工作液出口通道连通,进出通道壳体具有进排气孔,进排气孔的一端与工作液出口通道连通,进排气孔的另一端与液力缓速器的外界连通。本实用新型利用工作液出口和与工作液出口通道连通的进排气孔即可完成工作腔的进排气功能,无需在定子叶片上开设气孔,增加了进出气与充入工作液的速度,从而降低了液力缓速器输出转矩的响应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辅助制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力缓速器。
背景技术
液力缓速器作为一种车辆辅助制动装置,由于其能够为车辆提供持续的、无磨损的制动力矩,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大、中型车辆上,为车辆的安全行驶提供了重要保障。
液力缓速器的工作腔主要由转子与定子构成,其中定子固定在液力缓速器的壳体上,转子与车辆的传动轴相连,液力缓速器的工作液入口布置在定子叶片中间,工作液出口布置在循环圆的外侧,并且定子必须有至少一个叶片布置有气孔。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转子随着传动轴一直转动,当需要液力缓速器输出转矩时,工作液由工作液入口进入工作腔,工作腔内的气体通过气孔排出,工作液通过转子与定子的作用输出转矩,从而调节车速,因此在液力缓速器的工作过程中需要三个通道,分别为进排气通道、工作液入口通道和工作液出口通道。由于液力缓速器工作时需要在较快的时间内输出制动转矩,因此需要较快的将工作腔充满,而工作腔内体积固定,气体排出速度受限于排气孔的尺寸,导致传统的液力缓速器的工作腔气体排出速度无法提高,进而影响工作液进入工作腔的速度。如果在单一定子叶片上增加排气孔的尺寸,将很难保证工作腔可以满充液的状态,而如果在更多的定子叶片上增加排气孔,将导致工作液入口的数量减少,也会限制充液速度,无法提高液力缓速器的充液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液力缓速器中排气孔限制了工作腔内气体排出的速度,进而限制了液力缓速器的充液效率的问题,提供一种液力缓速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液力缓速器,包括转子、定子和进出通道壳体,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构成所述液力缓速器的工作腔,所述定子固定在所述进出通道壳体上,所述进出通道壳体用于为工作液进出所述工作腔提供通道;
在所述定子的每一叶片上设有工作液入口,且在所述定子的壳体上沿圆周设有工作液出口;
在所述进出通道壳体与所述定子固定的一侧设有工作液进口通道和工作液出口通道,所述工作液进口通道、所述工作液出口通道与传动轴通孔呈同心圆分布,且所述工作液入口与所述工作液进口通道连通,所述工作液出口与所述工作液出口通道连通;
所述进出通道壳体具有进排气孔,所述进排气孔的一端与所述工作液出口通道连通,所述进排气孔的另一端与所述液力缓速器的外界连通;
所述进出通道壳体具有工作液总进口和工作液总出口,所述工作液总进口与所述工作液进口通道连通,所述工作液总出口与所述工作液出口通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液力缓速器利用工作液出口和与工作液出口通道连通的进排气孔即可完成工作腔的进排气功能,由于无需在定子叶片上开设气孔,定子叶片可全部开设工作液入口,因此增加了工作腔的充液速度,同时,当需要液力缓速器输出制动转矩时,工作液从工作液入口正常进入工作腔,此时由于液体较少,只能填充下半部工作腔,则空气从上半部的工作液出口排出,在排气的过程中,工作液出口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增加了排出气体的速度。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液力缓速器增加了进出气与充入工作液的速度,进一步降低了充满工作腔的时间,从而降低了液力缓速器输出转矩的响应时间,增加车辆的可控性,进而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立峰;郑宏鹏,未经林立峰;郑宏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414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串联液力缓速器
- 下一篇:一种医用桥塔的气囊刹车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