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洲滩生态干扰防灭螺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21043509.4 申请日: 2018-07-03
公开(公告)号: CN208370484U 公开(公告)日: 2019-01-15
发明(设计)人: 代娟;朱孔贤;周银军;章运超;何秀玲;闵凤阳;吴华莉 申请(专利权)人: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主分类号: A01G17/00 分类号: A01G17/00;A01G20/00;A01G22/00;A01M25/00;E02B1/00
代理公司: 长沙国科天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25 代理人: 邱轶
地址: 430010 ***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隔离沟 灭螺 钉螺 本实用新型 生态干扰 成正比 丰水期 水位差 水位 应用范围广 环境影响 江河湖泊 水位变化 水位设置 植物区域 河湖水 位变化 螺网 堤防 治理
【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洲滩生态干扰防灭螺系统,根据河湖水位变化设置多条隔离沟,在隔离沟之间设置高密度抑螺植物区域。可以根据丰水期和枯水期水位设置两条隔离沟;对于水位变化复杂的区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三条以上的隔离沟,比如可以根据丰水期水位与枯水期水位之间的水位差来设置隔离沟的数量,隔离沟数量与水位差成正比,也可以根据洲滩面积来设置隔离沟的数量,隔离沟数量与面积成正比;隔离沟设置有拦螺网。通过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得到一种灭螺效果好、对环境影响小的灭螺系统,具有应用范围广、治理钉螺面积大、防灭螺效果好等特点,适合在江河湖泊的洲滩、堤防等钉螺孳生区域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血防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洲滩生态干扰防灭螺系统。

背景技术

血吸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它是由血吸虫寄生人体内而导致人身发病,严重危害健康,且一旦感染,很难根治。日本钉螺是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寄主,消灭钉螺是防治血吸虫病的最有效方法。

钉螺属于水陆两栖淡水螺类,按照环境类型可以分为湖沼型、水网型和山丘型。钉螺喜生活于水深不超过0.5m,连续淹水时间不超过8个月、连续干旱不超过6个月的多草洲滩地区。湖沼型为最主要类型,其流行区有螺面积占全国实有钉螺面积的96.52%,疫区疫情也最为严重,如鄱阳湖、洞庭湖、洪泽湖及长江两岸一些大块的肥沃的洼地草洲、草滩地带,这些洼地、草洲、草滩,每年洪水上涨时,形成一片汪洋,波涛万顷,洪水延伸复盖之处,也就是钉螺分布之处,极有利于钉螺孳生繁殖。

目前我国主要除螺方法有药物灭螺法、拦网法、沉螺池技术法、中层取水法以及渠道硬化法。但这些方法灭螺效果不够明显,对生态环境都有一定的影响,且在长江流域、鄱阳湖和洞庭湖等范围广阔的湖区,要完全消灭钉螺存在较大的困难。灭螺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生物灭螺工作中重要的内容。应用植物中的有效成分进行消灭钉螺的研究,不仅利用了我国灭螺植物资源的优势,而且有效地减轻了化学灭螺药物对环境的污染,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钉螺的远距离扩散主要是借助水流进行。水流输送钉螺主要有三种方式,即水面输送、水底推移和水中悬移。水面输送钉螺可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钉螺附着在枯枝残叶等水面漂浮物上,随水漂流;其二是初孵出幼螺,依靠自身特殊功能倒挂悬浮于水面随水漂流。水底的钉螺因受水流作用而发生推移运动。根据实验室和野外观察,当水流流速超过0.60m/s,吸附在床面上的钉螺即发生推移运动。当水流速度较大时,钉螺作为有生命的松散团体颗粒群体,具有随水流输移的特性,这与河流泥沙输送有着相似的特性。活钉螺的重率在1.80g/cm3左右,但1-3周幼螺重度随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化,在静止或流速小于0.5m/s时,可自由悬浮在水域的表面;在水温高于15℃的条件下,它们能张开厣,在水面之下1-10cm处缓慢游动;若受惊扰(如流速突然增大或降低等),则立即闭厣,重度加大,向水底沉降。钉螺爬行运动是其觅食、交配、产卵、逃避、迁移等生命活动中最常见的运动方式之一,但其爬行速度缓慢,其资料观察,钉螺一年爬行范围不超过20m,且只能在温暖、潮湿、阳光不易直接照射的泥地或草地上爬行,不擅长垂直爬行。CN1673462A公开了一种涵闸及渠道输水工程灭螺方法及沉螺池,其通过设置沉螺池来从水体中的各种夹杂物、携带物上有效地将钉螺分离和截流下来,但是这种方法作业量大,且不适用于洲滩地区,这类地区面积辽阔,随江河水位季节性涨落,枯水期与丰水期水位差异大,采用这种方法灭螺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利用环境特点以及钉螺行为特性、生长条件,灭螺效果好、对环境影响小的灭螺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洲滩生态干扰防灭螺系统,系统包括:在洲滩区域,根据河湖水位变化设置的多条隔离沟,在隔离沟之间设置的高密度抑螺植物区域。

优选包括两条隔离沟,第一条隔离沟根据枯水期水位设置,第二条隔离沟根据丰水期水位设置。第一条隔离沟形成第一道钉螺拦截带,可以有效防止钉螺向浅水区域蔓延;抑螺植物区构成第二道钉螺拦截带;第二条隔离沟形成第三道钉螺拦截带,可以有效防止钉螺向岸边蔓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未经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435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