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扩肛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44844.6 | 申请日: | 2018-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01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李飞;梁海涛;吕振周;王平;郑峰伟;杨凤军;钟明贵;郭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矿工总医院集团 |
主分类号: | A61M29/00 | 分类号: | A61M29/00;A61B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35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撑器 扩肛器 支撑套 肛管 本实用新型 匹配 体内形成空腔 医疗器械技术 中空结构 外翻边 吻合器 子弹头 头端 外翻 圆孔 切除 体内 痛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扩肛器,包括支撑套和肛管扩撑器,所述支撑套包括内侧本体、外侧本体,所述内侧本体套装于外侧本体内形成空腔,所述外侧本体上设置有外翻边,所述外翻边上设置有多个圆孔,内侧本体设有凹槽,所述内侧本体的凹槽的与外侧本体内壁连接,肛管扩撑器与所述支撑套的内侧本体匹配,所述肛管扩撑器为中空结构,头端为“子弹头”状,外径和长度与内侧本体匹配。在吻合器切除手术中,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扩肛器,方便了手术的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痛苦,降低了费用,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扩肛器。
背景技术
痔是一种常见病,俗话有:十男九痔的说话,发病率很高,约占所有肛肠疾病的85%。关于病因,1960年起,建立了“肛管血管垫”,简称“肛垫学说”,认为肛垫是人体肛管内齿状线上方宽1.5-2.0cm 的环状组织带,该区厚而柔软,为一高度特定化的血管性衬垫,是人体的正常组织,但由于腹泻,便秘,腹压层高等原因,发生病理性肥大,下移后称之为痔。
对着这种概念被广泛接受,其治疗手段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 2000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学组制订了《痔诊断暂停标准》,将痔分为I-IV度,4个档次。目前认为III、IV度的中、重度痔必须手术治疗,同时以“痔上粘膜环切术”(PPH手术),最为大家所接受。此手术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此手术技术是指切除齿状线上 2-4cm处粘膜和粘膜下层,使得肛垫向上移起,起到悬吊肛垫的作用,明显缓解脱垂的症状,同时由于粘膜下组织的切除,阻断直肠上动脉分支对痔区的血液供应,术后痔体萎缩,该手术以其术后无痛、手术操作简单、不发生肛门失禁等优点而风靡全球。
PPH术后,吻合口狭窄是并发症之一,国外报道高达3.1%,术后处理较困难,易引起医疗纠纷,本实用新型为了预防吻合口狭窄而提出了一种新型扩肛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扩肛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扩肛器,包括支撑套1和肛管扩撑器2,所述支撑套1包括内侧本体4、外侧本体3,所述内侧本体4套装于外侧本体3内形成空腔13,所述外侧本体3上设置有外翻边5,所述外翻边5上设置有多个圆孔 7,内侧本体4设有凹槽8,所述内侧本体4的凹槽8与外侧本体3 内壁连接,肛管扩撑器2与所述支撑套1的内侧本体4匹配,所述肛管扩撑器2为中空结构,头端为“子弹头”状,外径和长度与内侧本体4匹配。
优选的,所述肛管扩撑器2的另一端设置有台阶9,所述台阶9 的另一端与手柄10连接。
优选的,所述手柄10上设置有螺纹11。
优选的,所述凹槽8为多个,且之间的间距相等,大小相同。
优选的,所述内侧本体4的长度小于外侧本体3。
优选的,所述支撑套1为中空管状。
优选的,所述凹槽8用于放置长条薄板12。
优选的,还包括垫片6,垫片6与所述支撑套1配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的支撑套为内侧本体和外侧本体组成的双层结构,内侧本体与外侧本体之间为空腔结构,用于放置长条薄板。便于手术中的操作,本申请支撑套的内侧本体内设有多个凹槽,凹槽用于放置长条薄板,长条薄板的作用就是阻隔吻合器完整切除直肠粘膜,隔板下方保留正常直肠粘膜,直肠粘膜有弹性,有一定的扩张度,避免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肛管扩撑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矿工总医院集团,未经淮北矿工总医院集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448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固定负压的连接皮瓣引流管注射器
- 下一篇:上颌窦口扩张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