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炸物料脱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45610.3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18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吴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普润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1B5/08 | 分类号: | A21B5/08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宋会英 |
地址: | 338000 江西省新余***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箱 连接板 正反电机 出料 脱油装置 导油板 连接扣 油炸 底板 本实用新型 侧面设置 两侧设置 气缸带动 向下移动 出料口 出油口 过滤网 可移动 侧板 底端 气缸 通孔 脱油 下移 转动 流出 制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炸物料脱油装置,通过设置气缸和正反电机,能够通过正反电机带动内箱转动,再使内箱的侧板均有过滤网制作而成,能够通过离心使油进入外箱与内箱之间,进而方便脱油,然后还能够通过气缸带动正反电机和内箱下降,从而使内箱内的物料方便出料;通过在外箱的底端设置连接板和连接扣,能够通过连接扣将两个连接板相连接,当需要出料时,将连接板打开,方便内箱通过通孔向下移动;然后再在外箱的两侧设置出油口,并在外箱底部设置导油板,能够避免油通过连接板与底板之间的缝隙流出,同时,导油板可移动,不会影响内箱下移工作;然后再在内箱的底部的侧面设置出料口,能够方便出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油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油炸物料脱油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的油炸食品在消费市场已占有很大的份额,逐渐成为了小零食销售中的主打性食品。而通过油炸后的食品往往需要将附着在食材表面的多余油液沥尽,传统技术中往往是将油炸后的产品静置与网罩之上,使油液自然滴落,该方法生产效率低,除油效果不好;为了提高效率,现有的油炸机带有脱油装置,但其脱油装置结构复杂,操作难度大,油炸物的取放不够便捷,使得生产效率并没有明显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炸物料脱油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油炸物料脱油装置,包括外箱和内箱,所述外箱的底部设置有两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均通过合叶连接两侧的底板,且该连接板和与其相连接的底板呈向下倾斜设置,两个连接板通过若干个连接扣相连接,所述连接板的正中间均开设有半圆形的通孔,所述外箱的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出油口,且该出油口外均通过合叶连接有盖子,所述外箱的底部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导油板,且该导油板伸入出油口设置;所述内箱的侧面开设有若干个出料口,且该出料口外均通过合叶连接有盖子,所述内箱的侧壁和出料口外的盖子均由过滤网制作而成,所述内箱的底板固定在正反电机的输出轴末端,所述正反电机的输出轴贯穿通孔设置,所述正反电机的下方设置有气缸,且该气缸的活塞杆的末端固定在正反电机的下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盖子的内侧均粘贴有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箱的顶端为开口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箱的顶端连接有活动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箱的底端固定有若干个支撑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连接板的长度尺寸和大于内箱的直径尺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料口外的盖子均通过连接扣扣合在内箱的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气缸和正反电机,能够通过正反电机带动内箱转动,再使内箱的侧板均有过滤网制作而成,能够通过离心使油进入外箱与内箱之间,进而方便脱油,然后还能够通过气缸带动正反电机和内箱下降,从而使内箱内的物料方便出料;通过在外箱的底端设置连接板和连接扣,能够通过连接扣将两个连接板相连接,当需要出料时,将连接板打开,方便内箱通过通孔向下移动;然后再在外箱的两侧设置出油口,并在外箱底部设置导油板,能够避免油通过连接板与底板之间的缝隙流出,同时,导油板可移动,不会影响内箱下移工作;然后再在内箱的底部的侧面设置出料口,能够方便出料。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油炸物料脱油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普润食品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普润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456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