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扁平热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47747.2 | 申请日: | 201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71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唐黎;汤恒新;何阳;胡循亮;汝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凯唯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毛细结构 本实用新型 扁平管 体内 扁平热导管 工作介质 附着 贴合 扁平管体 金属线芯 蒸气通道 空隙率 毛细力 热传导 热导管 热阻力 渗透率 中空的 沟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扁平热导管,包括中空的扁平管体及设于管体内的第一毛细结构和第二毛细结构,第一毛细结构为附着于扁平管体内壁上的沟齿结构,第二毛细结构为附着于扁平管体内壁其中一侧的金属线芯结构;第一毛细结构与第二毛细结构部分贴合,第一毛细结构与第二毛细结构贴合的两侧形成蒸气通道;扁平管体内封入工作介质。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种毛细结构,工作介质可在第一、第二毛细结构间相互渗透,既具有较大的毛细力,又具有较高的渗透率及较小的热阻力;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毛细结构具有较大空隙率和较均匀的空隙分布,可进一步提升热导管的热传导效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导管,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扁平热导管。
背景技术
现阶段,热导管因其具有较高传热量的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具较大发热量的电子元件中。该热导管工作时,利用管体内部填充的低沸点工作介质在加热端吸收发热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后蒸发汽化,蒸气带着热量运动至散热端,并在散热端液化凝结将热量释放出去,从而对电子元件进行散热。该液化后的工作介质在热导管内壁毛细结构的作用下回流至蒸发部,继续蒸发汽化及液化凝结,使工作介质在热导管内部循环运动,将电子元件产生的热量源源不断的散发出去。
现有热导管的毛细结构一般可分为沟槽型、烧结型、纤维型及丝网型等,这些毛细结构的特点单一,沟槽型、纤维型、丝网型毛细结构的渗透率高、热阻小,但其毛细力弱,打扁后的最大传热量损失大;烧结型毛细结构的毛细力强、抗重力效果好,打扁后的最大传热量损失较小,但其渗透率低、热阻大。
现有技术中也有不少关于扁平热导管的专利。如申请号为201080008891.5的发明申请中公开了一种扁平型热导管。该扁平型热导管包括形为扁平状的容器且封入有工作流体;在扁平型容器内设有用于产生毛细管压力的芯,上述芯是将多根细线捆束并且使这些细线以其中心轴线为中心拧合而成的,上述芯与扁平状容器内的上下两面或侧面相接,并且以不堵塞作为蒸汽流路空间的方式遍布容器的长度方向的全长设置,上述芯与容器通过烧结固定。
专利号为ZL201010534820.0的发明专利中也公开了一种扁平热导管及其制造方法。上述扁平热导管,包括中空的扁平管体及设置于管体内的第一毛细结构与第二毛细结构,所述第二毛细结构由金属粉末烧结形成的烧结结构,所述第一毛细结构为由若干间隔的凸起及形成于相邻凸起之间的沟槽形成的沟槽状结构,所述第一毛细结构与第二毛细结构相互贴合,所述管体内于第一毛细结构与第二毛细结构以外的区域形成蒸气通道。该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热导管的制造方法。
然而,上述现有的扁平型热导管仍然存在热传导效率不高、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等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具有高热传导效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的扁平热导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扁平热导管,包括中空的扁平管体及设置于所述管体内的第一毛细结构和第二毛细结构,所述第一毛细结构为附着于扁平管体内壁上的沟齿结构,所述第二毛细结构为附着于扁平管体内壁其中一侧的金属线芯结构;所述第一毛细结构与第二毛细结构部分贴合,所述第一毛细结构与第二毛细结构贴合的两侧形成蒸气通道;所述扁平管体内封入工作介质;所述金属线芯结构的空隙率为55%~70%。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线芯结构为编织铜线、拧合铜线,或者其他以任意方式缠绕在一起的铜线。
更进一步地,所述编织铜线呈麻花状编织结构,具体的编织方式为:铜丝外径*根数*股数*目数*层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毛细结构附着于整个扁平管体内壁;所述第二毛细结构的一侧结合于所述扁平管体内壁上,另一侧与所述第一毛细结构贴合;且与第一毛细结构贴合一侧的尺寸小于与扁平管体内壁结合一侧的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扁平热导管的厚度为0.4~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凯唯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凯唯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477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同管径的热导管
- 下一篇:一种传热效果好的超薄热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