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岩石山体生态修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50969.X | 申请日: | 201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95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武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国强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A01G2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客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00 | 代理人: | 李戍 |
地址: | 102401 北京市房山***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嵌入设置 山体 土层 山坡 植被绿化 纤维毯 岩石层 边坡 本实用新型 生态修复 修复层 岩石 边坡防护 表面固定 结构稳定 山坡表面 山体滑坡 固定性 植被层 嵌接 修复 植被 绿化 | ||
1.一种岩石山体生态修复结构,包括山体(1)、山坡(2)、岩石层(2011)和边坡(3),其特征在于,所述山体(1)的下方嵌入设置有山坡(2),所述山坡(2)的底部嵌入设置有岩石层(2011),所述山坡(2)的下方嵌入设置有边坡(3),所述山体(1)的表面嵌入设置有植被层(101),所述山坡(2)的内部嵌入设置有修复层(201),所述修复层(201)包括弃土层(2012)、纤维毯(2013)和植被绿化层(2014),所述弃土层(2012)嵌入设置在岩石层(2011)的上方,所述纤维毯(2013)嵌接设置在弃土层(2012)的表面,所述植被绿化层(2014)嵌入设置在弃土层(2012)中,且植被绿化层(2014)位于纤维毯(2013)的表面,所述边坡(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边坡防护框架(3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石山体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层(101)为榕树、松树、柏树和蕨类植物混合体植被层(101),且植被层(101)在山体(1)中呈5m*5m的间隔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石山体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层(201)中弃土层(2012)的厚度为10cm-20cm,且弃土层(2012)为建筑弃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石山体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毯(2013)呈“蜂窝”状,且纤维毯(2013)的厚度为4cm-8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石山体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绿化层(2014)为香根草植被绿化层(20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石山体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坡防护框架(301)在边坡(3)中设有两层,且边坡防护框架(301)的高度为2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国强,未经武国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5096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现浇生态混凝土护坡结构
- 下一篇:一种地下室集水井预防性泄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