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管插管气流识别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52068.4 | 申请日: | 201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334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晓玉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徐关寿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台州市黄***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挡片 插管 气管插管 识别器 自主呼吸 丝带 横档 气管 接通 体内 按压 医护 圆筒形管体 病人胸腔 内端口 外端口 弹片 横片 呼气 通孔 凸筋 外轴 飘动 感知 听觉 声响 视觉 震动 | ||
气管插管气流识别器,包括设置在气管插管上的识别器本体,所述本体为圆筒形管体,本体内设半圆形的第一半挡片和第二半挡片,所述第一半挡片上设震动弹片,第一半挡片和第二半挡片之间沿本体内壁设横片,本体远离气管插管一端的外端口内横向设横档,横档上设丝带条,本体另一端的内端口上设连接通柱,连接通柱上设置开设通孔的挡片,本体外轴向设凸筋。医护人员完成插管后,如果插管正确插入到气管中,当病人自主呼吸向外呼气时或者按压无自主呼吸病人胸腔,识别器产生声响,同时本体内的丝带条会随气流飘动。医护人员可从听觉和视觉上感知,准确判断插管已正确插入到气管中。反之,则表示没有完成正确插管,需进行重新插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管插管气流识别器。
背景技术
临床中医护人员完成气管插管操作后,通常按压胸廓经气管末端感知气流或者连接简易呼吸囊并挤压呼吸囊看胸廓的起伏,条件好的可接呼气末二氧化碳检测仪观看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情况来判断气管插管是否正确插入气管中。但是,直接感知气流时,有时候患者气息微弱,感知辨别能力较差;用挤压呼吸囊法鉴定时,如果气管导管插入食管内则气体被挤入胃内,引起胃内压增高,可导致反流误吸。而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仪价格昂贵不能普及,且不能随时用于手术室外的现场急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精巧、随用随取,操作方便,可从视觉感知和听觉上帮助医护人员判断是否正确完成气管插管操作的一种气管插管气流识别器。
本实用新型气管插管气流识别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设置在气管插管上的识别器本体,所述的本体为圆筒形管体,本体内设置半圆形的第一半挡片和第二半挡片,所述的第一半挡片上设置震动弹片,第一半挡片和第二半挡片之间沿本体内壁设置横片,本体远离气管插管一端的外端口内侧横向设置横档,横档上设置丝带条,本体另一端的内端口上设置连接通柱,所述的连接通柱上设置开设通孔的挡片,所述的本体外轴向设置凸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管插管气流识别器,与气管插管的连接端口配合,当医生将气管插管插入到病人气管中后,在气管插管的端口设置识别器。所述的识别器本体与气管插管端口配合,为圆筒形管体,本体内设置半圆形的第一半挡片和第二半挡片,所述的第一半挡片上设置震动弹片,第一半挡片和第二半挡片之间沿本体内壁设置横片,震动弹片另一端与第二半挡片靠近,本体远离气管插管一端的外端口内侧横向设置横档,横档上设置丝带条。当医护人员完成插管操作后,如果插管正确插入到气管中,则当病人有自主呼吸向外呼气时或者按压无自主呼吸病人的胸腔,产生气流,气流带动震动弹片发生震动,震动弹片与横片配合,产生声响,同时本体内的丝带条会跟随气流飘动。医护人员可从听觉和视觉上直观感知,准确判断插管已正确插入到气管中。反之,如果识别器没有发出声响,丝带条没有飘动,则表示插管插入至食道中,没有完成正确插管,需进行重新插管。当确定完成正确插管后,直接从插管的端口拔出即可,操作简单方便。所述本体另一端的内端口上设置连接通柱,连接通柱与气管插管的连接端口配合,连接通柱上设置开设通孔的挡片,挡片上制有数个细小的通孔,防止丝带条、横档、震动弹片等细小部件脱落时随患者呼吸进入气管中,起有效隔档作用。所述的本体外轴向设置凸筋,当医护人员完成插管后,将本体与气管插管的连接端口分离时,增大摩擦力,轻轻旋出即可,操作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气管插管识别器,所述的本体外轴向均匀设置4-6条凸筋。分离识别器本体和气管插管连接端口时,增大手指与本体摩擦力,便于操作人员拔出识别器。所述本体的另一端的内端口的外直径大于连接通柱的外直径。操作时,医护人员将连接通柱插入到气管插管的连接端口中,内端口起限位作用,防止插入过深,损坏气管插管的连接端口或者无法及时将识别器拔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气管插管气流识别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管插管气流识别器,如图1所示,包括设置在气管插管上的识别器本体1,所述的本体为圆筒形管体,本体内设置半圆形的第一半挡片21和第二半挡片22,所述的第一半挡片21上设置震动弹片3,第一半挡片和第二半挡片之间沿本体内壁设置横片15,本体1远离气管插管一端的外端口11内侧横向设置横档4,横档上设置丝带条5,本体另一端的内端口13上设置连接通柱7,所述的连接通柱7上设置开设通孔的挡片6,所述的本体外轴向设置凸筋14。本实用新型一种气管插管气流识别器,与气管插管的连接端口配合,当医生将气管插管插入到病人气管中后,在气管插管的端口设置识别器。所述的识别器本体与气管插管端口配合,为圆筒形管体,本体内设置半圆形的第一半挡片和第二半挡片,所述的第一半挡片上设置震动弹片,第一半挡片和第二半挡片之间沿本体内壁设置横片,震动弹片另一端与第二半挡片靠近,本体远离气管插管一端的外端口内侧横向设置横档,横档上设置丝带条。当医护人员完成插管操作后,如果插管正确插入到气管中,则当病人有自主呼吸向外呼气时或者按压无自主呼吸病人的胸腔,产生气流,气流带动震动弹片发生震动,震动弹片与横片配合,产生声响,同时本体内的丝带条会跟随气流飘动。医护人员可从听觉和视觉上直观感知,准确判断插管已正确插入到气管中。反之,如果识别器没有发出声响,丝带条没有飘动,则表示插管插入至食道中,没有完成正确插管,需进行重新插管。当确定完成正确插管后,直接从插管的端口拔出即可,操作简单方便。所述本体另一端的内端口上设置连接通柱,连接通柱与气管插管的连接端口配合,连接通柱上设置开设通孔的挡片,挡片上制有数个细小的通孔,防止丝带条、横档、震动弹片等细小部件脱落时随患者呼吸进入气管中,起有效隔档作用。所述的本体外轴向设置凸筋,当医护人员完成插管后,将本体与气管插管的连接端口分离时,增大摩擦力,轻轻旋出即可,操作简单方便。所述的本体外轴向均匀设置4-6条凸筋14。分离识别器本体和气管插管连接端口时,增大手指与本体摩擦力,便于操作人员拔出识别器。所述本体的另一端的内端口13的外直径大于连接通柱7的外直径。操作时,医护人员将连接通柱7插入到气管插管的连接端口中,内端口起限位作用,防止插入过深,损坏气管插管的连接端口或者无法及时将识别器拔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晓玉,未经吴晓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520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口腔气管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气管切开病人专用围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