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度、长度可半自动伸缩、折叠的明火煤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52659.1 | 申请日: | 201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50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韩华;韩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络联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李海霞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上层框架 上端固定 半自动伸缩 监测装置 内藏式 折叠的 明火 底座 红外传感器 安装底板 安装调试 材料成本 槽体结构 螺钉固定 气体吹扫 人力成本 物流成本 下端位置 信号线路 凹字形 轻量化 预埋板 贴合 下端 美观 造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度、长度可半自动伸缩、折叠的明火煤监测装置,包括底座和上层框架,所述底座由上端固定框、预埋板和安装底板组成,所述上端固定框呈凹字形的槽体结构贴合在上层框架的下端表面,且上端固定框通过螺钉固定在上层框架的下端位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的调节形式简单实用,内藏式红外传感器,内藏式信号线路,气体吹扫功能,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实用性强,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轻量化,造型新颖美观,安装调试简便,可大幅降低材料成本,物流成本,人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明火煤监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度、长度可半自动伸缩、折叠的明火煤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煤炭在经过长时间的运输及存储之后,由于受水分的挥发、压实程度的变化等因素影响易发生自燃,直接会对运行皮带造成安全隐患,如果让已经自燃的煤炭进入煤炭场,不仅会给生产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同时煤炭的自燃污染环境,容易产生安全事故,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明火煤监测装置来对明火进行监测,预防突发情况。
现有技术一般采用拼接的形式来调节结构的高度,和长度,会造成体积庞大,重量激增,并且给安装调试带来极大不便,浪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度、长度可半自动伸缩、折叠的明火煤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度、长度可半自动伸缩、折叠的明火煤监测装置,包括底座和上层框架,所述底座由上端固定框、预埋板和安装底板组成,所述上端固定框呈凹字形的槽体结构贴合在上层框架的下端表面,且上端固定框通过螺钉固定在上层框架的下端位置,所述上端固定框固定焊接在预埋板的上表面,所述预埋板呈圆板状结构,预埋板设置在安装底板的上方;
所述上层框架包括垂直伸缩杆和水平伸缩杆,所述垂直伸缩杆由垂直固定杆和垂直伸缩杆I组成,所述垂直伸缩杆I的底部活动设置在垂直固定杆的上端内部,所述水平伸缩杆由水平固定杆和水平伸缩杆I组成,水平固定杆的右端内部活动设有水平伸缩杆I,所述水平伸缩杆I和垂直伸缩杆I的侧面上均刻有位置标记,所述水平固定杆和垂直伸缩杆I之间还设有气弹簧,所述气弹簧的上端铰接在水平固定杆的左下端位置,气弹簧的下端铰接在垂直伸缩杆I的右侧下端位置,所述水平固定杆的右端下表面设有导向限位槽,所述水平伸缩杆I的下表面设有多组与导向限位槽大小相匹配的红外防护透镜,所述红外防护透镜通过螺钉固定在水平伸缩杆I的下表面,红外防护透镜的上端内部设有红外温度传感器,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的两侧均设有与红外防护透镜上开孔对应的出气嘴,所述导向限位槽左端的水平伸缩杆I上设有气嘴;
所述垂直伸缩杆I和水平固定杆之间通过卡栓紧固,所述卡栓呈凹字形框架结构铰接在卡栓固定板的上端位置,所述卡栓的上端卡合在水平固定杆上表面的卡槽中,所述垂直伸缩杆I的右侧上端位置还设有供手摇机构连接的连接孔。
优选的,所述安装底板呈矩形板状结构,安装底板的长度大于预埋板的直径,安装底板通过螺钉固定在预埋板的下方,且安装底板的四角处均设有预留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水平固定杆的左端转动设置在垂直伸缩杆I的上端,且水平固定杆和垂直伸缩杆I之间相垂直设置。
优选的,所述气嘴在水平伸缩杆I内的一端和多组红外温度传感器两侧的出气嘴相连通,气嘴在水平伸缩杆I外的一端设有滤网。
优选的,所述垂直固定杆的上端侧面铰接有挂板,所述挂板的下端设有挂槽,所述挂槽与挂头对应设置,且挂头固定设在水平固定杆的右端侧面上。
优选的,所述卡栓固定板呈凹字形结构贴合在垂直伸缩杆I的左端并用螺钉固定,卡栓固定板的左侧面一体连接有卡栓压紧板,所述卡栓压紧板贴合在垂直伸缩杆I的左侧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络联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络联测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526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束颜色检测识别装置
- 下一篇:水温检测提示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