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弯头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53916.3 | 申请日: | 201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55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文;刘晓凯;周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企鸿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7 | 代理人: | 郭鸿雁 |
地址: | 21003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限位弹簧 固定槽 弯头体 电连接器 接线端头 固定杆 插槽 导线保护机构 保护机构 焊接固定 杠杆 插头端 插针 弯头 铰链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 导线保护套 导线磨损 两侧内壁 中心处 插杆 卡槽 卡块 压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弯头电连接器,包括弯头体、接线端头、插头端保护机构、插针和导线保护机构,所述弯头体的外侧一端焊接固定有接线端头,所述弯头体的一侧安装有插针,所述弯头体的外侧安装有插头端保护机构,所述导线保护机构由导线保护套、压杆、第一限位弹簧、固定杆、第二限位弹簧、杠杆、卡块、插槽、固定槽、插杆和卡槽组成,所述接线端头的对应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一侧中心处焊接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杠杆,所述杠杆的一侧对应两端分别通过第一限位弹簧和第二限位弹簧与固定槽一侧连接,该电连接器,有利于保护导线,防止导线磨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弯头电连接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弯头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除了要满足一般的性能要求外,特别重要的要求是电连接器必须达到接触良好,工作可靠,维护方便,其工作可靠与否直接影响飞机电路的正常工作,涉及整个主机的安危,可见电连接器的重要性,电连接器一般分为源头电连接器和弯头电连接器。
一般的弯头电连接器,并没有设置对导线保护的机构,这样很容易造成导线与接线端头处的磨损,针对这种缺陷,所以我们设计弯头电连接器,来解决导线保护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弯头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弯头电连接器,包括弯头体、接线端头、插头端保护机构、插针和导线保护机构,所述弯头体的外侧一端焊接固定有接线端头,所述弯头体的一侧安装有插针,所述弯头体的外侧安装有插头端保护机构,所述接线端头上安装有导线保护机构,所述导线保护机构由导线保护套、压杆、第一限位弹簧、固定杆、第二限位弹簧、杠杆、卡块、插槽、固定槽、插杆和卡槽组成,所述接线端头的对应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一侧中心处焊接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杠杆,所述杠杆的一侧对应两端分别通过第一限位弹簧和第二限位弹簧与固定槽一侧连接,所述杠杆的另一侧粘接固定有卡块,所述杠杆的一侧靠近第一限位弹簧位置处粘接固定有压杆,所述压杆的一端穿过接线端头的外侧与外部空气接触,所述导线保护套的一侧对应两端均焊接固定有插杆,所述插杆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导线保护套通过插杆和插槽与接线端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插头端保护机构由环形保护套、滑槽、滑块和复位弹簧组成,所述弯头体的对应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的对应两侧均通过复位弹簧分别与滑槽对应两侧连接,所述弯头体的外侧套接有环形保护套,所述滑块的一侧与环形保护套内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弹簧和第二限位弹簧均通过强力胶与接线端头粘接。
进一步的,所述卡块的外径等于卡槽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的一侧通过强力胶与环形保护套粘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弯头电连接器,当需要将插针插入接口时,将环形保护套向接线端头方向移动,带动滑块移动,从而使滑块对应两侧的复位弹簧分别进行压缩和拉伸,当插针不需要插入接口时,拔出插针,由于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通过滑块带动环形保护套回到初始位置,对插针进行保护;当导线与接线端头连接时,向内侧按压压杆,使第一限位弹簧受力拉伸,同时由于杠杆的倾斜,使第二限位弹簧受力压缩,带动卡块向固定槽内部收缩,再将插杆插入到插槽中,松掉压杆,由于第一限位弹簧和第二限位弹簧的弹力作用,通过杠杆带动卡块回到初始位置,使卡块进入到卡槽中,对插杆进行固定,由于导线保护套套接在导线的外侧,对导线与接线端头连接处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导线的磨损。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航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539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充电口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