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卡车用复合式前空气悬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57698.0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58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孙禹;史世俊;许长贺;张春海;李英杰;王兆友;王莉;吴晓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1/46 | 分类号: | B60G11/46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刘程程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弹簧总成 钢板弹簧总成 前轴 悬架 前空气悬架系统 本实用新型 汽车车架 复合式 恒定 外部控制系统 减振器总成 垂直载荷 钢板弹簧 悬架系统 弹簧 弧高 制动 变形 抵抗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卡车用复合式前空气悬架系统,悬架系统安装在汽车车架与前轴之间,由钢板弹簧总成、空气弹簧总成和减振器总成组成,空气弹簧总成布置在前轴的后侧,并安装在汽车车架与钢板弹簧总成之间。本实用新型将空气弹簧总成布置在前轴的后侧,有效降低了悬架的高度,并能够抵抗制动时钢板弹簧的“S”型变形;车辆在各种载荷下,钢板弹簧总成的弧高不变,钢板弹簧总成所承担的垂直载荷为恒定值,剩余的大部分载荷均由空气弹簧总成承担,这将保证车辆在各种载荷下,悬架的高度不变,并可以通过外部控制系统调整空气弹簧总成的弹簧高度来实现悬架整体高度的调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悬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卡车用复合式前空气悬架系统。
背景技术
现阶段卡车上的前悬架系统基本上采用传统的钢板弹簧悬架系统,由于钢板弹簧悬架系统的垂直载荷全部由板簧承担,在不同载荷下悬架高度变化较大,悬架高度无法调节,空、满载悬架固有频率变化大,平顺性差,但钢板弹簧悬架系统的抗侧倾能力强,制造成本低;
除了传统的钢板弹簧悬架系统以外,也有一部分载重车辆采用全空气悬架系统,全空气悬架系统载荷全部由空气弹簧承担,在不同载荷下悬架高度不变,悬架高度可调,平顺性好,但全空气悬架系统抗侧倾能力较钢板弹簧悬架差,一般需要加装大刚度横向稳定杆,并且制造成本高;
基于上述两种悬架系统的优点及缺点,各主机厂先后开发出兼顾钢板弹簧悬架系统和空气悬架系统优点的复合式前空气悬架系统,但空气弹簧都是布置在前轴上方,这种结构由于钢板弹簧盖板与空气弹簧底座集成,悬架高度较高,并且无法抵抗制动时钢板弹簧的“S”型变形。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车用复合式前空气悬架系统,既克服了传统钢板弹簧悬架系统和全空气悬架系统所存在的缺陷,还且有效降低悬架高度,还能够抵抗制动时钢板弹簧“S”型变形。结合说明书附图,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卡车用复合式前空气悬架系统,所述悬架系统安装在汽车车架1与前轴2之间,包括钢板弹簧总成6、空气弹簧总成12和减振器总成15,所述空气弹簧总成12布置在前轴2的后侧,空气弹簧总成12安装在汽车车架1与钢板弹簧总成6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钢板弹簧总成6的前端与固定在汽车车架1前端的前钢板弹簧支架7铰接,钢板弹簧总成6的后端与活动吊耳9的下端铰接,所述活动吊耳9的上端与固定在汽车车架1后端的后钢板弹簧支架8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钢板弹簧总成6由位于下方的第二片钢板弹簧和位于上方的第一片钢板弹簧叠加组成,其中,所述第二片钢板弹簧为长片,且前后为卷耳结构,所述第一片钢板弹簧为半片,第一片钢板弹簧的前端采用反包耳结构,以保护下方的第二片钢板弹簧;所述空气弹簧总成12的底部与第一片钢板弹簧后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钢板弹簧总成6的中部通过U型螺栓3与下方的前轴2和上方的板簧盖板4紧固连接,且在板簧盖板4的上方安装有缓冲块5.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弹簧总成12通过空气弹簧上盖板10和空气弹簧下盖板11安装在汽车车架1与钢板弹簧总成6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减振器总成15的上端与固定在汽车车架1上的减振器上支架13铰接,减振器总成15的下端与固定在前轴2上的减振器下支架14铰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所述卡车用复合式前空气悬架系统与传统的钢板弹簧悬架系统相比,整个系统空气弹簧承受悬架大部分垂直载荷,不同载荷下钢板弹簧弧高不变,即钢板弹簧承载不变,空气弹簧承担剩余载荷,保证不同载荷下悬架高度一致,并通过控制系统调整空气弹簧高度实现悬架高度调整,整个悬架系统空气弹簧承担大部分载荷,悬架固有频率具有一定的非线性特性,悬架固有频率接近全空气悬架系统,空、满载悬架固有频率变化小,平顺性较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576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客车后空气悬架的气囊支座总成
- 下一篇:一种减震器上支座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