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除磷脱氮塔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59178.3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17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涛;周现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盈睿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深圳茂达智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94 | 代理人: | 夏龙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水槽 缺氧腔 高效除磷 好氧腔 脱氮塔 反应塔 厌氧腔 连通 本实用新型 污泥回流管 污水处理 硝化液回流管道 从上至下 反硝化菌 管道连接 回流污泥 依次设置 抽水管 出水管 反硝化 管道排 进水管 除磷 过滤 外围 污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除磷脱氮塔,包括反应塔,反应塔内部包括厌氧腔、缺氧腔、好氧腔以及MBR腔,厌氧腔、缺氧腔、好氧腔以及MBR腔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且依次通过管道连接,好氧腔设有与缺氧腔连通的硝化液回流管道,MBR腔设有出水管和污泥回流管,反应塔外围设有进水槽,进水槽连接有进水管,污泥回流管与进水槽连通,进水槽通过抽水管与厌氧腔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效除磷脱氮塔,污水排入进水槽中与回流污泥混合,通过管道排入到缺氧腔中反硝化菌进行反硝化,再将缺氧腔中的溶液排入好氧腔中,最后排入到MBR腔进行过滤,达到污水处理中除磷的目的,高效除磷脱氮塔整体的结构更加简单,也节省了污水处理的所需要的占地面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效除磷脱氮塔。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水资源的重复利用。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湖、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因此在人们进行生活污水的排放时,需要对生活污水进行除磷和脱氮的处理,减少生活污水中磷和氮的含量。
现有的污水处理除磷脱氮工艺包括有:A/O工艺、A/A/O工艺、SBR工艺等,通过设置不同的厌氧池、好氧池、缺氧池以及沉淀池进行污水的除磷脱氮处理,现有的需要每个反应池的体积较大,并且需要设有污泥回流管道和硝化液回流管道的排布,这个污水处理工艺的结构比较复杂,且占地面积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除磷脱氮塔,结构比较简单,占地面积相比现有的比较少。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高效除磷脱氮塔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效除磷脱氮塔,包括反应塔,所述反应塔内部包括厌氧腔、缺氧腔、好氧腔以及MBR腔,所述厌氧腔、缺氧腔、好氧腔以及MBR腔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且所述厌氧腔、缺氧腔、好氧腔以及MBR腔依次通过连通管道连接,所述好氧腔设有与缺氧腔连通的硝化液回流管道,所述MBR腔设有出水管和污泥回流管,所述反应塔外围设有进水槽,所述进水槽连接有进水管,所述污泥回流管与进水槽连通,所述进水槽通过抽水管与厌氧腔连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MBR腔还设有污泥出口。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水槽内设有搅拌器,使回流到进水槽内的污泥与进水槽内的水先混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抽水管连接有提升泵,使进水槽内的水有足够动力流到厌氧腔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反应塔侧壁开设有若干个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位于好氧腔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厌氧腔和缺氧腔内均设有潜水搅拌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硝化液回流管道外部设有蠕动泵,所述蠕动泵控制好氧腔的硝化液回流到缺氧腔的量。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高效除磷脱氮塔的有益效果是:将污水排入进水槽中与回流污泥混合,再排入到厌氧池中进行聚磷菌释磷,再通过管道排入到缺氧腔中反硝化菌进行反硝化,达到污水处理中去碳脱氮的目的,再将缺氧腔中的溶液排入到好氧腔中,好氧腔中的聚磷菌进行过量摄磷,最后排入到MBR腔进行过滤,形成富含有磷的污泥,达到污水处理中除磷的目的。通过将污水处理的厌氧腔、缺氧腔、好氧腔以及MBR腔全部设置于反应塔内,整体的结构更加简单,也节省了污水处理的所需要的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除磷脱氮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盈睿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盈睿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591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