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椎间孔镜手术用辅助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60316.X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92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柳百炼;范伟力;王大兴;肖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百炼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刘佳 |
地址: | 650221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关节 导针 本实用新型 软组织 辅助管 手术用 椎间孔 管舌 管体 开口 手柄 导向作用 开口位置 手术部位 手术过程 移动方向 有效包裹 穿刺 再利用 移动 穿过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椎间孔镜手术用辅助管,包括管体(1),在所述管体(1)的一端设有管舌(2),另一端设有手柄(3),在所述管舌(2)上设有弧形护鞘(21),在所述弧形护鞘(21)上设有开口,在手术过程中,当导针穿刺到位后,弧形护鞘(21)上的开口可以和导针配合,并沿着导针移动,到达手术部位,然后弧形护鞘(21)移动至关节突下方,有效包裹关节突,并分离关节突下方的的软组织。本实用新型利用导针穿过弧形护鞘的开口位置,起到移动方向的导向作用,再利用弧形护鞘包裹关节突,并达到使关节突与对应位置的软组织分离的目的,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椎间孔镜手术用辅助管。
背景技术
椎间孔镜手术中所使用的导管类器械,在其通道的端口或舌部一般是平直的,尤其在做脊椎骨的椎间孔成形时,对前端的组织缺乏有效保护,容易伤及神经,手术安全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既能提高移动精度,又能提高手术效率的椎间孔镜手术用辅助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椎间孔镜手术用辅助管,包括管体,在所述管体的一端设有管舌,另一端设有手柄,在所述管舌上设有弧形护鞘,在所述弧形护鞘上设有开口,在手术过程中,当导针穿刺到位后,弧形护鞘上的开口可以和导针配合,并沿着导针移动,到达手术部位,然后弧形护鞘移动至关节突下方,有效包裹关节突,并分离关节突下方的的软组织。
采用以上结构,让穿刺到位的导针穿设过弧形护鞘的开口位置处,使得管体跟着弧形护鞘,沿导针的方向移动到手术位置,移动到位后,弧形护鞘再移动至手术位置关节突的下方,由弧形凹面有效包裹关节突下端的对应位置,然后稍加用力,使得关节突与对应位置下方的软组织实现分离,最后开始对关节突位置实施手术操作,这样就使得在手术过程中,对关节突的切除,都不会影响软组织位置的神经和血管,手柄则便于把持,不仅提高了移动准确率,还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为了便于观察管体与导针之间的位置,以便保证移动方向的准确性,作为优选,所述管舌为一段开口向上的圆弧槽。
为了减少接触面积,减小管舌位置伸入的阻力,作为优选,所述管舌为前窄后宽的结构。
为了便于弧形护鞘移动到关节突的位置,作为优选,在所述管舌的前端,设有向前上方斜置的弧形护鞘,所述弧形护鞘为前凸的圆弧形结构,在该圆弧形结构的上端设有一个“U”形槽开口。
为了便于弧形护鞘的弧面结构,有效包裹关节突的对应位置,作为优选,所述弧形护鞘后端端面所在平面,与管体中心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导针穿过弧形护鞘的开口位置,起到移动方向的导向作用,再利用弧形护鞘包裹关节突,并达到使关节突与对应位置的软组织分离的目的,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由管体1等组成,在所述管体1的一端设有管舌2,另一端设有手柄3,所述管舌2为一段开口向上的圆弧槽,且为前窄后宽的结构。
在所述管舌2的前端,设有向前上方斜置的弧形护鞘21,所述弧形护鞘21为前凸的圆弧形结构,在该圆弧形结构的上端设有一个“U”形槽开口;所述弧形护鞘21后端端面所在平面,与管体1中心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百炼,未经柳百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603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冲洗功能的腔镜器械外鞘
- 下一篇:一种临床用便于固定的刀口开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