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缺陷修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60801.7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63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谢祥明;赵雅玲;孟庆红;姚楚康;郑莉;邱晓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23/06 | 分类号: | E01C23/06;E01C23/09 |
代理公司: | 广州胜沃园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16 | 代理人: | 钟小敏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新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缺陷 修补装置 导向槽 隔板 修补 本实用新型 连接板 弹簧 内壁 底部连通 底部内壁 工作效率 升降开关 相对两侧 震动电机 出料管 连接杆 托板 填充 混凝土 费力 消耗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缺陷修补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内壁相对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顶部一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升降开关装置,所述导向槽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所述框架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震动电机,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托板,本实用新型涉及修补技术领域。该一种混凝土缺陷修补装置,解决了目前的混凝土缺陷修补是通过人工将重新混合搅拌后的混凝土进行填充进行修补,不仅需要消耗大量人工,而且施工因为需要多道工序分步进行,比较费时费力,工作效率相对较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修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缺陷修补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简称为“砼”: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骨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骨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道桥工程和建筑,由于路面长期使用和结构检测后会出现小段的缺陷地段,经常需要人工定期进行排查和修补。目前的混凝土缺陷修补是通过人工将重新混合搅拌后的混凝土进行填充进行修补,不仅需要消耗大量人工,而且施工因为需要多道工序分步进行,比较费时费力,工作效率相对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缺陷修补装置,解决了目前的混凝土缺陷修补是通过人工将重新混合搅拌后的混凝土进行填充进行修补,不仅需要消耗大量人工,而且施工因为需要多道工序分步进行,比较费时费力,工作效率相对较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混凝土缺陷修补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内壁相对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顶部一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升降开关装置,所述导向槽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所述框架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震动电机,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托板,所述框架底部且远离出料管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框架靠近出料管的一侧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轮子,所述框架远离导向槽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中心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活动块,所述螺纹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板,所述第四连接板的两侧中心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轮子。
优选的,所述升降开关装置包括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远离导向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框,所述防护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动端固定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丝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活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活动块内壁与第三连接板的表面卡扣连接。
优选的,所述框架远离螺纹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把手。
优选的,所述隔板的顶部与框架内壁形成搅拌槽。
优选的,所述隔板远离第一轮子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框架的底部与第一连接杆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孔。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缺陷修补装置。具备了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608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