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铸管余热供暖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61079.9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71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宋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永明 |
主分类号: | F24D3/10 | 分类号: | F24D3/10;F24D1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15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管 余热 真空集热器 电锅炉 薄壁 供暖 本实用新型 温度传感器 供暖终端 补水泵 给水管 热辐射 吸热器 余热回收装置 给水加热 供热热源 空气对流 生活供暖 吸收能力 有机结合 有效解决 余热回收 换热器 控制阀 热传导 循环泵 止回阀 吸收 加热 回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管余热回收装置的技术领域,是一种利用铸管余热供暖的装置,包括给水管、控制阀、补水泵、止回阀、真空集热器、薄壁吸热器、电锅炉、供暖终端装置、循环泵、温度传感器,通过给水管将待加热的水通过补水泵注入真空集热器、薄壁换热器中,利用真空集热器对热辐射极强的吸收能力,收集铸管余热中的热辐射给水加热,通过薄壁吸热器吸收铸管余热通过空气对流和热传导散失的热量,实现了进一步对铸管余热的吸收,热水需要经过电锅炉过流后才能作为供热热源流向供暖终端装置进行供暖,通过温度传感器来控制电锅炉的开启与关闭,本实用新型将铸管余热与生活供暖有机结合起来,有效解决了铸管余热回收困难和回收温度利用价值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管余热回收装置的技术领域,是一种利用铸管余热供暖的装置。
背景技术
铸管余热主要是铸管在铸造成型及回火工艺之间,铸管在中转途中散发出的热量,该热量主要有空气对流、热传导、热辐射散失去的,其中热辐射占有很大一部分同时余热温度属于中温,利用价值低,存在余热回收收集困难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铸管余热供暖的装置,克服了上有技术的不足,有效解决了铸管余热回收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利用铸管余热供暖的装置,包括给水管、控制阀、补水泵、止回阀、真空集热器、薄壁吸热器、电锅炉、供暖终端装置、循环泵、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阀固定安装在给水管左端,所述补水泵固定安装在给水管上且位于控制阀右侧,所述止回阀固定安装在给水管上且位于补水泵右侧,所述真空集热器与给水管右端相连通,所述薄壁吸热器通过第一回水管与真空集热器右端相连通,所述薄壁吸热器通过第二回水管与电锅炉相连通,所述电锅炉通过第三回水管与供暖终端装置相连通,所述循环泵固定安装在第三回水管上且位于电锅炉与供暖终端装置之间,所述第三回水管上端与给水管右端相连通,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安装在第三回水管上端。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的优化或/和改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给水管上还设有软化水装置且位于控制阀右侧补水泵左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给水管上还设有压力表,所述压力表固定安装在给水管的右端。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给水管将待加热的水通过补水泵注入真空集热器、薄壁换热器中,利用真空集热器对热辐射极强的吸收能力,收集铸管余热中的热辐射给水加热,为了进一步利用铸管的余热,在铸管中转架周边还设有薄壁吸热器,吸收铸管通过空气对流和热传导散失的热量,实现了进一步对铸管余热的吸收、对水加热,以真空集热器与薄壁换热器吸收的热量作为热源,为了保证本实用新型供热系统的稳定性,经过真空集热器与薄壁换热器加热过的热水需要经过电锅炉过流后才能作为供热热源流向供暖终端装置进行供暖,第三回水管的末端设有温度传感器,当回水温度低于预先设定的温度值时,温度传感器将这一信号传输给电锅炉,电锅炉将会自动启动进行加热,当回水的温度高于某一预定的温度值时,温度传感器将这一信号传输给电锅炉,电锅炉停止加热,在此过程中外接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控制。本实用新型将铸管余热与生活供暖有机结合起来,有效解决了铸管余热回收困难和回收温度利用价值低的问题,同时也减少了铸管的中转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给水管,2为控制阀,3为补水泵,4为止回阀,5为真空集热器,6为薄壁吸热器,7为电锅炉,8为供暖终端装置,9为循环泵,10为温度传感器,11为第一回水管,12为第二回水管,13为第三回水管,14为软化水装置,15为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列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永明,未经宋永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610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量子能供热机组
- 下一篇:一种按需分配热量的供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