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搭接天桥的有轨电车高架车站轨道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61603.2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72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刘稳;熊波;杨亚;邓文杰;孙春光;江智鹏;杨晓宇;洪翔;李元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00 | 分类号: | E01D1/00;E01D2/00;E01D19/02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李佑宏 |
地址: | 43006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梁 搭接 天桥 高架车站 悬挑梁 翼缘板 站台 人行天桥 箱梁 本实用新型 高架轨道 局部增加 中央区域 轨行区 平顺 侧方 桥墩 挑梁 支撑 乘客 衔接 改进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搭接天桥的有轨电车高架车站轨道梁结构,包括轨道梁(10),所述轨道梁(10)包括两侧的翼缘板,所述轨道梁(10)上的中央区域设置轨行区(14),所述翼缘板上设置站台(2),所述轨道梁(10)支撑于桥墩之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梁(10)的侧方设置横向悬挑梁(11),所述横向悬挑梁(11)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翼缘板下方,人行天桥(3)搭接于所述横向悬挑梁(11)、并与所述站台(2)对接。通过改进轨道梁结构,实现天桥与高架车站轨道梁的搭接,即利用高架轨道箱梁自身结构高度,在箱梁局部增加横向挑梁结构,以支撑人行天桥,实现天桥与站台的平顺衔接,供乘客进出站和过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城市新型轨道交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搭接天桥的有轨电车高架车站轨道梁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有轨电车高架车站大多参照地铁高架车站进行设计,但常规有轨电车一般以地面敷设方式为主,局部节点或路段辅以立交(高架或地下)敷设方式,当高架段处于客流集散点时,会设置高架车站。与全封闭运行的地铁相比,国内常规有轨电车一般采用半独立路权运行方式,线路相对开放。由于有轨电车一般采用与公交类似的车上售检票模式,无需像地铁车站一样考虑安检、划分付费区和非付费区、设置设备管理用房等,且有轨电车站台至轨顶的高度比地铁站台至轨顶的高度要低的多,其高架车站功能相对简单,车站体量较小,不需要太复杂的结构形式,比如:加宽高架轨道箱梁翼缘板,在翼缘板上设置站台板,实现站台与轨道梁的一体化;取消站厅层,将过街天桥与站台直接对接;在站台端头设置坡道和平交过轨通道,实现非独立路权高架车站的平交过街。而如何实现人行天桥与高架轨道梁的搭接,是有轨电车高架车站设计过程中的一大重点。
现阶段的一种处理方式是采用柱式桥墩,通过增加墩柱16的盖梁17横向宽度,在盖梁17上设立短柱18来支撑人行天桥3,来实现人行天桥3与轨道梁10上的高架站台2的平顺衔接,如图1所示。而此方式存在诸多弊端:
1)考虑到盖梁17结构底部对下方道路机动车限界的影响,需提升墩柱16的高度,则车站和天桥的整体高度也随之增加,影响乘客上下站台的舒适性,同时,为保证线路坡度,车站前后一定范围区间内的桥墩也需统一抬高,从而导致工程量增加,工程投资增加,且乘客上下车站舒适性差;
2)天桥处个别桥墩盖梁17加宽,与全线其它桥墩样式不统一且差距较大,影响整体美观和城市景观;
3)人行天桥3搭接短柱18受限于车站范围内桥墩位置,导致天桥搭接点有限且不能灵活布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至少一种,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搭接天桥的有轨电车高架车站轨道梁结构,通过改进轨道梁结构,实现天桥与高架车站轨道梁的搭接,即利用高架轨道箱梁自身结构高度,在箱梁局部增加横向挑梁结构,以支撑人行天桥,实现天桥与站台的平顺衔接,供乘客进出站和过街。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搭接天桥的有轨电车高架车站轨道梁结构,包括轨道梁,所述轨道梁包括两侧的翼缘板,所述轨道梁上的中央区域设置轨行区,所述翼缘板上设置站台,所述轨道梁支撑于桥墩之上;
所述轨道梁的侧方设置横向悬挑梁,所述横向悬挑梁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翼缘板下方,人行天桥搭接于所述横向悬挑梁、并与所述站台对接。
优选地,所述人行天桥搭接支撑于所述横向悬挑梁的端部上表面。
优选地,所述横向悬挑梁具有限制所述人行天桥移动的限位结构。
优选地,所述横向悬挑梁对应所述人行天桥处构造有槽形限位结构,所述人行天桥卡固于所述槽形限位结构。
优选地,所述横向悬挑梁与所述轨道梁为一体化预制结构。
优选地,所述横向悬挑梁在与所述轨道梁连接处至少具有上方和侧方两类加强连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616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桥墩不均匀沉降的桥梁结构
- 下一篇:一种周期复合结构箱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