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可转动底座方便调整行程的油门限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62657.0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43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奎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奎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26/02 | 分类号: | B60K26/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互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2 | 代理人: | 韦志刚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限位装置 可转动 油门 底座 行程调整 右固定块 左固定块 固定组件 油门踏板 本实用新型 底座组件 调整行程 固定孔 限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可转动底座的油门限位装置,所述油门限位装置用于油门踏板的限位,所述油门限位装置由固定组件、可转动底座组件组成,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将油门限位装置固定于油门踏板,所述可转动底座由底座、左固定块、右固定块以及行程调整板,所述左固定块与右固定块并排设置于底座,所述行程调整板的下部位于左固定块与右固定块之间,所述左固定块与右固定块通过第三固定孔将行程调整板的下部可转动地固定,所述行程调整板的上部固定于固定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可转动底座方便调整行程的油门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止2017年3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首次突破3亿辆,其中汽车达2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超3.64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3.2亿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继续保持高速增加态势,近五年年均增加1400万辆。新手学开车的时候,都先进行场地培训,但是初学者对油门掌握不好,有时还会把油门当刹车踩,撞到路人等事故时有发生,存在安全隐患。部分新手在遇到紧急情况,可能不知所措,直接将油门当做刹车,从而导致严重后果,但是让新驾驶员熟练掌握驾驶技巧,或者让驾驶员心理素质提高,这需要驾驶员经过很长实际驾驶经验的积累。
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率,在汽车油门下安装一种限位杆,初学者踩下油门的时候,限位杆可以抵住,油门踩不下去。现有的限位杆底部支座不合理,长期使用后会损坏汽车的地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可转动底座方便调整行程的油门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门限位装置用于油门踏板的限位,所述油门限位装置由固定组件、可转动底座组件组成,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将油门限位装置固定于油门踏板,所述可转动底座由底座、左固定块、右固定块以及行程调整板,所述左固定块与右固定块并排设置于底座,所述行程调整板的下部位于左固定块与右固定块之间,所述左固定块与右固定块通过第三固定孔将行程调整板的下部可转动地固定,所述行程调整板的上部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固定组件。
所述左固定块具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右固定块具有第二固定孔,所述行程调整板具有第三固定孔,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固定条,所述固定条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以及第三固定孔,所述固定条将左固定块、右固定块以及行程调整板固定为一体。
所述油门限位装置还包括行程调整组件,所述行程调整组件由行程固定板、第二固定螺丝组成,所述行程调整板设置一长条形孔,所述行程固定板对应设置一个或多个第四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螺丝通过长条形孔将行程调整板与行程固定板固定。
所述固定组件由第一固定螺丝、固定凹槽组成,所述固定凹槽一侧设置螺丝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螺丝通过螺丝固定孔将汽车的刹车踏板固定于固定凹槽内,所述行程固定板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固定凹槽的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油门限位装置的底座可以转动,驾驶员踩动油门时,不论油门限位装置的行程如何调整,底座均可以保持最大面积地与汽车内部地板的接触,不会损坏汽车内部的地板或地毯。同时,油门限位装置能非常方便的调整行程。
参考以下详细说明更易于理解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特征、方面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可转动底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可转动底座组件的组装前和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具有可转动底座方便调整行程的油门限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包括弹簧卡销的可转动底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所示:
固定组件1、可转动底座组件2、行程调整组件3、油门踏板4;
底座21、左固定块22、右固定块23、行程调整板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奎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奎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626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