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电梯同步曳引机的松闸辅助扳手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65908.0 | 申请日: | 2018-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85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伟;唐鹏杰;林国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珠江中富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4 | 分类号: | B66B1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左恒峰 |
地址: | 528225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曳引机 横杆 辅助扳手 松闸扳手 竖杆 电梯 把手 倒T字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 把手形成 工伤事故 连接孔 中间处 扳手 扳动 手握 应用 双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电梯同步曳引机的松闸辅助扳手,包括位于曳引机两侧扳手之间的横杆,其中所述横杆和松闸扳手之间通过连接孔连接,所述横杆的中间处设置有竖杆把手,所述横杆和竖杆把手形成倒T字形结构;辅助扳手通过把同步曳引机两侧的松闸扳手连接的设计,操作工人手握竖杆把手即可扳动同步曳引机两侧的松闸扳手,既解放了电梯维保人员的双手,又使松闸操作变得更容易,大大降低了因松闸操作而导致发生人身工伤事故的机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应用于电梯同步曳引机的松闸辅助扳手。
背景技术
对于有机房的电梯,由于多数的电梯同步曳引机的松闸扳手是在其两侧位置,所以操作时必须采用双手同时进行,这样就给整个操作过程带来很大的难度。一旦用力不合理以及把握不到适当的机会,则就会错失正确的操作时机,极有可能导致危险情况的发生:例如双手用力不同步而使不上力,造成松闸失败;又例如双手用力不均匀而造成用力较大一侧手臂发生突发性韧带撕裂的可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电梯同步曳引机的松闸辅助扳手。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用于电梯同步曳引机的松闸辅助扳手,包括位于曳引机两侧扳手之间的横杆,其中所述横杆和松闸扳手之间通过连接孔连接,所述横杆的中间处设置有竖杆把手,所述横杆和竖杆把手形成倒T字形结构。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L字形折弯部,所述连接孔位于L字形折弯部的水平部分上。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松闸扳手上设置有接驳套,所述接驳套上设置有螺钉与连接孔连接。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连接孔和松闸扳手之间设置有安装套筒。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连接孔为长形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辅助扳手通过把同步曳引机两侧的松闸扳手连接的设计,操作工人手握竖杆把手即可扳动同步曳引机两侧的松闸扳手,既解放了电梯维保人员的双手,又使松闸操作变得更容易,大大降低了因松闸操作而导致发生人身工伤事故的机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为透彻的理解本发明,在接下来的描述中会涉及一些特定细节。而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时,本发明创造仍可实现,即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使用此处的这些描述和陈述向所属领域内的其他技术人员可更有效的介绍他们的工作本质。
参照图1,一种应用于电梯同步曳引机的松闸辅助扳手,包括位于曳引机两侧扳手之间的横杆1,其中所述横杆1和松闸扳手之间通过连接孔2连接,所述横杆1的中间处设置有竖杆把手3,所述横杆1和竖杆把手3形成倒T字形结构。在使用时,先把松闸扳手端部接入通过辅助扳手的连接孔2,即把同步曳引机两侧的松闸扳手连起来,然后操作工人就可以手握竖杆把手3扳动同步曳引机的松闸扳手,既解放了电梯维保人员的双手,又使松闸操作变得更容易,大大降低了因松闸操作而导致发生人身工伤事故的机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珠江中富电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珠江中富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659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轿架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可手动开门的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