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转向器阀套内孔淬火螺旋线圈成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67944.0 | 申请日: | 2018-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78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朱义兵;崔星珂;朱泉樾;朱贤法;武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豫北转向系统(新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71 | 分类号: | H01F41/071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9 | 代理人: | 杨杰 |
地址: | 45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板 侧板 空心旋转杆 螺旋线圈 淬火 弹簧 本实用新型 弹簧支撑杆 汽车转向器 成型装置 阀套内孔 上端 成型器 通孔 底座 长度方向设置 表面设置 平行设置 螺距 竖向 限位 缠绕 垂直 穿过 外部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转向器阀套内孔淬火螺旋线圈成型器,包括底座和设置于底座上的成型装置,成型装置的空心旋转杆的一端穿过其中一支撑板上端设置的通孔并延伸至另一支撑板的通孔内,侧板一设置于支撑板之间,两端分别与支撑板内侧面相连接,侧板二平行设置于侧板一的一侧,侧板二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内侧面相连接,侧板一的上端一侧设置有缺口,缺口的竖向的表面上设置有垂直其表面的沿空心旋转杆长度方向设置的弹簧支撑杆,弹簧支撑杆外部套设有弹簧,弹簧正上方的空心旋转杆表面设置有线圈引出缺口,本实用新型通过空心旋转杆的旋转和弹簧的限位能够高效精确的缠绕出不同规格的螺距均匀的淬火螺旋线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型工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转向器阀套内孔淬火螺旋线圈成型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转向器重要零部件阀套需要淬火处理,而淬火时需用螺旋型电磁感应线圈,该螺旋线圈要求螺距均匀,且螺旋线圈有一个电极是从线圈内部引出的,绕制十分困难,而目前的生产方式是手工制作,而手工制作存在着生产效率低下,形状不一,随意性较大,缺少精度,不能保证线圈螺距均匀、内、外径大小一致的要求,严重影响阀套淬火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便于维修和换型,制造螺旋线圈成本低的汽车转向器阀套内孔淬火螺旋线圈成型器。
为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转向器阀套内孔淬火螺旋线圈成型器,包括底座和设置于底座上的成型装置,成型装置包括设置于底座上对称设置的支撑板、侧板一、侧板二、空心旋转杆和弹簧,空心旋转杆的一端穿过其中一支撑板上端设置的通孔并延伸至另一支撑板上端设置的通孔内,侧板一设置于支撑板之间,两端分别与支撑板内侧面相连接,侧板二平行设置于侧板一的一侧,侧板二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内侧面相连接,侧板一的上端一侧设置有缺口,缺口的竖向的表面上设置有垂直其表面的沿空心旋转杆长度方向设置的弹簧支撑杆,弹簧支撑杆外部套设有弹簧,空心旋转杆设置于侧板一与侧板二之间间隙的正上方,弹簧一侧的空心旋转杆表面设置有线圈引出缺口。
进一步的,弹簧支撑杆外表面设置有套筒,弹簧设置于套筒的外表面。
进一步的,空心旋转杆的一端设置有旋转手柄。
进一步的,支撑板与旋转手柄之间的空心旋转杆表面设置有限位螺母。
进一步的,成型装置还包括有调节板,调节板设置于侧板一与侧板二之间,侧板一和侧板二可相对于支撑板竖向方向移动,侧板一的侧表面设置有对称的长通孔,侧板二的侧表面设置有与侧板一的侧表面长通孔相对应的长通孔,侧板一的长通孔上设置的螺栓穿过调节板上设置的通孔与侧板二上设置的长通孔相连接,螺栓末端的螺母使侧板一与侧板二的相对内侧表面分别贴合于调节板的两侧表面。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通过空心旋转杆的旋转和弹簧的限位能够高效精确的缠绕出不同规格的螺距均匀的淬火螺旋线圈。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面说明:1.底座,2、支撑板,3、侧板一,4、侧板二,5、空心旋转杆,6、弹簧,7、弹簧支撑杆,8、线圈引出缺口,9、套筒,10、手柄,11、限位螺母,12、长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豫北转向系统(新乡)有限公司,未经豫北转向系统(新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679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压器线圈缠绕线反向拉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假针绕线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