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现浇部位模板施工的对拉杆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71581.8 | 申请日: | 2018-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63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定球;刘斌;谭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好建筑装配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7/075 | 分类号: | E04G17/075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刘秋芳 |
地址: | 43020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拉杆 倒齿 杆体 锚头 施工 现浇 本实用新型 防水效果好 工作效率 施工程序 施力机构 限位卡板 相对设置 内模板 平面度 外模板 预留孔 剪断 墙板 外端 保证 回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现浇部位模板施工的对拉杆,包括杆体,其特征在于:在杆体的一端头设有锚头,另一端设有多个倒齿,其中,锚头和倒齿相对设置,在杆体上位于倒齿的外端设有施力机构。通过对拉杆上设置锚头和倒齿(或限位卡板),可以保证内模板和外模板的相对平面度,其中,对拉杆结构不仅简单,而且简化了施工程序,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施工完成后,剪断对拉杆,回收内外模板,并不会在墙板上留下预留孔,防水效果好,进一步保证了施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混凝土浇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现浇部位模板施工的对拉杆。
背景技术
预制构件施工时在其拼接部位不免有施工缝隙,通过现浇的方式将两个预制构件连接成整体。现浇部位设立支模和斜支撑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当现浇部位只在内墙板时,支模相对简单,当现浇部位在外墙板时,不得不设置脚手架或者爬架来保证支模质量。传统用的支模方式采用木模、铝模甚至钢模等材料模板,通过模板对拉(采用对拉螺杆,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拆卸对拉螺杆,墙板上会留下预留孔,是漏水点),施工相对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简化施工程序的用于现浇部位模板施工的对拉杆。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现浇部位模板施工的对拉杆,包括杆体,其特征在于:在杆体的一端头设有锚头,另一端设有多个倒齿,其中,锚头和倒齿相对设置,在杆体上位于倒齿的外端设有施力机构。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锚头为两侧为等宽的尖锥状。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倒齿的两侧为等宽。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施力机构为手柄。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示施力机构为电机驱动的滑动丝杠螺母副机构。
按上述技术方案,对拉杆的杆体为光滑的柱状杆体。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对拉杆上设置锚头和倒齿(或限位卡板),可以保证内模板和外模板的相对平面度,其中,对拉杆结构不仅简单,施工时,对拉杆穿过两模板对向设置的长条形孔后,旋转一定角度后,使对拉杆的锚头和倒齿分别与内模板和外模板限位即可,简化了施工程序,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2、施工完成后,剪断对拉杆,回收内外模板,并不会在墙板上留下预留孔,防水效果好,进一步保证了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对拉杆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施工时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施工时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施工时去掉墙体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现浇部位模板施工的对拉杆,包括光滑的柱状杆体3,在杆体3的一端头设有锚头7,另一端设有多个倒齿8,其中,锚头7和倒齿8相对设置,所述锚头7为两侧为等宽的尖锥状,所述倒齿8的两侧为等宽,与锚头7的宽度相同。在杆体3上位于倒齿的外端设有施力机构9。其中,所述施力机构9为手柄或为电机驱动的滑动丝杠螺母副机构,本实施例选择施力机构为手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好建筑装配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美好建筑装配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715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拉结预埋螺栓
- 下一篇:一种在桥梁段用于负弯矩作业的操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