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灯罩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73794.4 | 申请日: | 2018-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66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唐纳德.桑德尔;尤德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伟达 |
主分类号: | F21V3/00 | 分类号: | F21V3/00;F21V8/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史冠静 |
地址: | 美国加州丹维尔镇,***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心部 光圈 台阶组 导光 灯罩 本实用新型 罩体内表面 出光结构 径向向外 菲涅尔透镜 光线均匀 角度要求 均匀出光 配合结构 同心设置 依次设置 逐渐增加 灯具 射出 罩体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罩,该灯罩在罩体内表面设置有能使光线均匀射出的出光结构,出光结构包括设置在罩体中心的中心部,罩体内表面沿中心部的径向向外依次设置有光圈组和导光台阶组,中心部、光圈组和导光台阶组同心设置,且中心部、光圈组和导光台阶组的高度沿中心部的径向向外逐渐增加。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中心部、光圈组和导光台阶组的配合结构,类似于菲涅尔透镜的原理,满足DLC的角度要求,保证了灯具的均匀出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灯罩。
背景技术
吸顶灯是灯具的一种,灯具上方较平,安装时底部完全贴在屋顶,也可壁挂在墙上。目前常用的是LED作为光源,属于公共与室内的主体照明设备,是一种适用于厂矿、车站、家庭、办公室和文娱场所等不同场合的灯具。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各种灯具,无论是荧光灯还是白炽灯,其灯罩罩体的制作材料一般采用金属、塑料或织物制品,其外形大体为半球状、半椭球状或圆台状,其主要作用在于把光源的灯光聚集到一定方向,为此一般在罩体的内表面上涂上白漆或搪瓷等。由于罩体的内表面比较粗糙,加之其罩体结构在设计上不尽合理,以至光源的部分灯光被罩体吸收或散射,光源发出的灯光受到限制,灯光无法依照需要照向特定的角度,反光效果较差,从而使得照明效果不尽理想,浪费电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照明效果好、出光均匀的灯罩。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灯罩,包括透光的罩体和由罩体向上延伸的环壁,所述罩体内表面设置有能使光线均匀射出的出光结构,所述出光结构包括设置在罩体中心的中心部,所述罩体内表面沿中心部的径向向外依次设置有光圈组和导光台阶组,所述中心部、光圈组和导光台阶组同心设置,且中心部、光圈组和导光台阶组的高度沿中心部的径向向外逐渐增加。
所述中心部为由罩体内表面向上突出形成的球形面。
为保证出光均匀,优选地,所述光圈组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光圈,所述光圈的高度沿中心部的径向向外逐渐增加。
具体地,相邻两光圈之间高度差为0.08~0.12mm。
进一步地,所述光圈沿其径向方向的厚度自罩体内表面向上逐渐变小。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台阶组包括多个导光台阶,各所述导光台阶间隔设置,所述导光台阶沿中心部的径向向外整体呈升高的趋势。
为保证光线传出时的混光效果,优选地,所述环壁上间隔设置有用以混光的导光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罩体内表面设置有能使光线均匀射出的出光结构,出光结构包括设置在罩体中心的中心部,罩体内表面沿中心部的径向向外依次设置有光圈组和导光台阶组,中心部、光圈组和导光台阶组同心设置,且中心部、光圈组和导光台阶组的高度沿中心部的径向向外逐渐增加。中心部、光圈组和导光台阶组的配合结构,类似于菲涅尔透镜的原理,满足DLC的角度要求,保证了灯具的均匀出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方向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伟达,未经李伟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737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装配的LED灯罩
- 下一篇:一种带玻璃防护罩光源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