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球墨铸铁管坑式养生吊装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74037.9 | 申请日: | 201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71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谷兴海;李军;刘安强;习杰;郭海兵;杜鹏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兴河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28 | 分类号: | B66C1/28;B66C13/08;B28B1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张红;程立民 |
地址: | 056107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墨铸铁管 伸缩臂 横梁 纵梁 养生 本实用新型 插口 吊装设备 承口 吊臂 吊耳 定尺 十字交叉设置 红外对射器 设备自动化 快速检测 框架结构 支承底板 承插口 滑移杆 上端 伸缩 吊爪 放入 对称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球墨铸铁管坑式养生吊装设备,包括吊臂,所述吊臂由两个定尺臂、横梁、纵梁、吊耳组成,采用框架结构,两个定尺臂分别固定在横梁的两侧,所述纵梁和横梁十字交叉设置,所述吊耳固定在横梁的上端,所述纵梁的两端分别设有对称的承口伸缩臂和插口伸缩臂,所述承口伸缩臂和插口伸缩臂分别由L型吊爪、支承底板和伸缩滑移杆组成。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设备自动化的功能,解决了人工在进行球墨铸铁管放入到养生坑内期间造成劳动强度增加的问题,通过采用红外对射器可快速检测承插口位置以及产品规格,避免了位置不对应导致球墨铸铁管的损坏的问题,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操作简单,方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坑式养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坑式养生吊装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球墨铸铁管是铸铁管的一种。水泥涂衬后的球墨铸铁管需要吊入养生工位,以使铸管内衬水泥快速达到硬化。目前,养生方式一般采用坑式养生。人工放入吊带吊起球墨铸铁管5放入养生坑,养生完后,人工下入养生坑挂好吊钩吊出养生坑,球墨铸铁管5平行摆放,这种方式无法实现自动化、无人化操作,同时工人需要频繁出入养生坑,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坑式养生吊装方法及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坑式养生吊装方法及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球墨铸铁管坑式养生吊装设备,包括吊臂,所述吊臂由两个定尺臂、横梁、纵梁、吊耳组成,采用框架结构,两个定尺臂分别固定在横梁的两侧,所述纵梁和横梁十字交叉设置,所述吊耳固定在横梁的上端,所述纵梁的两端分别设有结构对称的承口伸缩臂和插口伸缩臂,所述承口伸缩臂和插口伸缩臂分别由L型吊爪、支承底板和伸缩滑移杆组成;所述支承底板固定在L型吊爪的下端一侧,所述伸缩滑移杆固定在L型吊爪的上端,所述两个L型吊爪的一侧固定有伸缩臂挡板;所述纵梁为中空结构,所述伸缩滑移杆一端位于纵梁内部且与纵梁构成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定尺臂上设有管身红外对射器,所述管身红外对射器由管身红外发射器和管身红外接收器组成,且管身红外发射器和管身红外接收器分别设置在两个定尺臂上。
进一步地,所述承口伸缩臂和插口伸缩臂的支承底板上分别设有承口红外对射器和插口红外对射器;所述承口红外对射器由承口红外发射器和承口红外接收器组成;所述插口红外对射器由插口红外发射器和插口红外接收器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支承底板上安装有密排定位尺。
进一步地,所述插口伸缩臂的伸缩距离大于承口伸缩臂的伸缩距离;所述插口伸缩臂处的支承底板的宽度大于承口伸缩臂处的支承底板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吊臂的下端设有养生坑,所述养生坑由养生坑挡板组成,且四个养生坑挡板分别位于养生坑内的四角。
进一步地,所述吊耳为四点起吊防摆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获得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设备自动化的功能,解决了人工在进行球墨铸铁管放入到养生坑内期间造成劳动强度增加的问题,通过采用红外对射器可快速检测承插口位置,避免了位置不对应导致球墨铸铁管的损坏的问题,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操作简单,方便使用。吊入养生坑中的球墨铸铁管采用十字码垛方式,即一层横排球铁管一层纵排球铁管,承口在同一侧,插口在另外一侧,提高了设备自动化程度,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坑式养生吊装方法及设备吊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坑式养生吊装方法及设备吊臂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坑式养生吊装方法及设备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兴河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新兴河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740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