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处作业智能安全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74628.6 | 申请日: | 201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78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汤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欧依安盾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35/00 | 分类号: | A62B35/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张一平;邓青玲 |
地址: | 315194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首南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挂环 内表面 挂钩 顶针 安全带系统 本实用新型 红外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高处 灯光提示 报警灯 电连接 压孔 红外传感器感应 压力传感器感应 感应人体信号 人体信号 实时判定 压力信号 主动提示 作业环境 智能 安全带 弹簧 悬挂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处作业智能安全带系统,包括挂钩,以及挂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内表面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挂钩上还设有与压力传感器电连接的报警灯;所述报警灯在压力传感器感应到压力信号时开启;所述挂环内表面设有顶针,同时所述挂钩内表面设有能供挂环上的顶针插入的免压孔,该免压孔内设有弹簧;所述挂环上还设有用来感应人体信号的红外传感器,及与红外传感器电连接的灯光提示器;所述灯光提示器在红外传感器感应到人体信号时开启。本实用新型能实时判定安全带悬挂是否正确,同时挂环具有主动提示功能,大大地改善高处作业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处作业智能安全带系统。
背景技术
高处作业是生产中常见的作业形式,在制造业、建筑业、造船、石油化工、电力、通信等行业,高处作业随处可见。而高处作业难度大、危险性强,稍不注意就可能发生坠落事故。由于坠落高度不同,着地姿势不同,碰撞物不同,坠落事故一旦发生,轻则导致骨折、伤残,重则导致死亡。因此,高处作业坠落导致的伤亡事故率在世界范围内一直都处于较高水平。
英国的工伤死亡统计资料显示,人体坠落死亡事故占工业死亡事故的15%。2017年1月至6月,我国建筑施工生产各类型事故死亡人数比例中,高处坠落占41.08%。
高处作业坠落事故的高发率与高死亡率,给企业与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损失,也极大地影响了人民的幸福生活。
究其原因,高处坠落事故的主要直接原因是是两个:第一,高处作业人员不使用安全带,第二,高处作业人员不正确使用安全带。
第一,高处作业人员不使用安全带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高处作业环境中“友好”的挂点(锚固点)不容易找,高处作业人员将安全带挂钩挂在了不适宜的位置,比如将安全带挂钩挂在仪控管线、消防管线、窗框、锈蚀支架、一端无支撑的横梁等不承重的部件上,或将安全带挂钩挂在脚手架管口上,或将安全带挂钩挂在踢脚板上,或将安全带挂钩直接挂在安全绳上,或将安全带挂钩挂在手拉葫芦的链条、小钩上,或将两个安全带挂钩交叉悬挂……这些错误悬挂安全带的方式,导致了安全带悬挂不稳、不牢、不承重,当发生人体坠落事故时,不能起到保护作用,从而导致人身伤亡事故。
第二,高处作业人员不正确使用安全带有如下几种情况:
一是安全带不高挂低用,造成实际冲击的距离加大,人的腰部和安全绳都要受到较大的冲击负荷,带来危险;
二是在作业转移时,不使用安全带;
三是安全带挂钩扣点不在身体正上方,发生坠落时人会在空中出现“钟摆效应”的摆动现象,并有可能撞到其它物体而造成伤害。
但是,针对以上这些高处作业不使用安全带或不正确使用安全带的不安全行为,截至目前,尚未出现一种可以智能地识别并予以避免的智能安全带系统。
如果安全带在挂到不合适的地方时能发出告警信号,将大大增加高处作业人员“随便找个地方挂上安全带凑活一下”的心理成本,从而促使高处作业人员寻找合适的挂点(锚固点);反过来,也促使管理层多设置合适的挂点(锚固点)。
但是,目前尚未出现此类高处作业智能安全带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实时判定安全带悬挂是否正确的智能安全带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处作业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与能佩戴在作业人员身体上的安全带接有挂钩,以及固定安装在高处作业环境中、用来悬挂安全带的挂钩的挂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内表面与挂环接触的受力面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挂钩上还设有与压力传感器电连接的报警灯;所述报警灯在压力传感器感应到压力信号时开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欧依安盾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欧依安盾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746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鼻腔呼吸用空气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安全绳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