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果蝇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78630.0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39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吴莹;赵丽娟;袁红梅;闫绍鹏;陶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40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形板 果蝇 培养装置 本实用新型 出蝇口 外瓶体 封盖 立管 施加 螺纹连接 上下分布 轴承连接 培养基 引入 收集器 体内部 棉塞 瓶体 外瓶 新瓶 穿过 污染 | ||
果蝇培养装置。目前现有的转移方法是直接将果蝇引入或施加外力将果蝇倒入新的瓶体中,但是直接引入或施加外力容易将旧的培养基导入新瓶造成污染。本实用新型组成包括:外瓶体(13),所述的外瓶体上部与封盖(7)螺纹连接,所述的封盖上部塞有棉塞(5),所述的外瓶体内部设置上下分布的两个圆形板(1),所述的圆形板上具有出蝇口(12),立管(9)下部穿过位于上部所述的圆形板与位于下部所述的圆形板通过轴承连接,位于上部所述的圆形板的出蝇口上部与收集器(3)固定连接,所述的立管上部设置有一圈LED灯(8)。本实用新型用于果蝇培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果蝇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通过培养瓶培养的果蝇需要定期进行移瓶收集,转移至含有新鲜培养基的新瓶体或直接进行实验,目前现有的转移方法是直接将果蝇引入或施加外力将果蝇倒入新的瓶体中,但是直接引入或施加外力容易将旧的培养基导入新瓶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果蝇转移方法会造成污染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防止新瓶污染的果蝇培养装置。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果蝇培养装置,其组成包括:外瓶体,所述的外瓶体上部与封盖螺纹连接,所述的封盖上部塞有棉塞,所述的外瓶体内部设置上下分布的两个圆形板,所述的圆形板上具有出蝇口,立管下部穿过位于上部所述的圆形板与位于下部所述的圆形板通过轴承连接,位于上部所述的圆形板的出蝇口上部与收集器固定连接,所述的立管上部设置有一圈LED灯。
所述的果蝇培养装置,所述的收集器为圆弧收集盘下部连通收口的结构。
所述的果蝇培养装置,所述的圆形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具有耳板,所述的耳板位于所述的外瓶体左右两侧的L型滑槽内。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转动立管使得位于上部圆形板上的出蝇口与下部圆形板的出蝇口错位,将果蝇在培养瓶中进行培养,需要对果蝇进行转移时,转动立管,使得上部的圆形板转动,上部圆形板的出蝇口与下部圆形板的出蝇口位置正对,启动立管上的LED灯,使得收集器上有灯光,利用果蝇的趋光性,可以引诱果蝇从出蝇口爬出,果蝇爬出后需要移到新的培养瓶中时打开封盖转动立管,使得上部圆形板的出蝇口与下部圆形板的出蝇口错位,然后将果蝇倒出即可。
本实用新型将果蝇通过灯光引诱出后可以将培养基与果蝇分隔开,将果蝇倒出时防止旧的培养基掉出到新的培养瓶中,对培养瓶造成污染。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果蝇的倒出,提高果蝇转移的效率,防止新的培养瓶遭受污染。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培养瓶的主视图;
附图3是附图2的A-A部剖视图;
附图4是圆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圆形板;2、收集盘;3、收集器;4、L型滑槽;5、棉塞;6、手柄;7、封盖;8、LED灯;9、立管;10、收口;11、耳板;12、出蝇口;13、外瓶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786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收集与释放天敌蛹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实蝇类昆虫繁殖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