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测线集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81625.5 | 申请日: | 201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51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赵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物测队 |
主分类号: | G01V1/20 | 分类号: | G01V1/20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李俊建 |
地址: | 054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挡板 轴承 外挡板 测线 变速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 便于携带 集线装置 缠线 人力物力 外部设置 背带 缠绕 转动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测线集线装置,包括外挡板和内挡板,外挡板和内挡板之间连接有能够转动的轴承,轴承由变速驱动装置驱动,变速驱动装置能够调节轴承的转速,外挡板和内挡板之间围绕着轴承的外侧均匀分布有若干用于缠绕测线的缠线桩,内挡板的外部设置有便于携带的背带单元。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便于携带、大大的节省了人力物力,缠线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勘探时的线缆收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各种地形的地震勘探便携式测线集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地震勘探施工领域中测线的布置工作直接影响着施工的效率。随着施工成本的增加,人们设计了各种装置来加快测线收集的速度,从而取代以往的单纯的人工模式,大大缩短了收线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常规的地震勘探施工过程中,测线的收放工作都是由纯人工进行的。测线长度长,重量大,尤其是在山地、丘陵等崎岖地形中,极大地增加了单人操作的难度。线束收集过程中,需要进行缠绕,单人操作时费时费力,往往无法独自完成,且易造成打结等情况。另外,测线材质特殊,重量较大,在山区等地形中,由于坡度较陡,难以翻越,需要空出双手来进行攀爬,这些更是进一步加大了施工的难度甚至会形成施工人员的潜在安全隐患。种种这些困难都给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及人身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严重影响了施工的进度。因此,研制一种方便在各种情况,尤其是山地等地形施工的,能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及安全保障的集线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便携式测线集线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便携式测线集线装置,包括外挡板和内挡板,外挡板和内挡板之间连接有能够转动的轴承,轴承由变速驱动装置驱动,变速驱动装置能够调节轴承的转速,外挡板和内挡板之间围绕着轴承的外侧均匀分布有若干用于缠绕测线的缠线桩,内挡板的外部设置有便于携带的背带单元。
进一步的,外挡板和内挡板之间靠近内挡板处设置有齿轮固定板,齿轮固定板和内挡板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快速档齿轮和慢速档齿轮,变速驱动装置包括能够与快速档齿轮或者慢速档齿轮啮合的传动齿轮,传动齿轮的转轴上设置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通过链条与动力齿轮连接,动力齿轮上设置有手摇扳手。
进一步的,快速档齿轮和慢速档齿轮上分别设置有轴承嵌入口,轴承插入到轴承嵌入口内时,快速档齿轮或者慢速档齿轮的转动能够带动轴承的转动。
进一步的,齿轮固定板上设置有分别与快速档齿轮和慢速档齿轮对应的用于卡和传动齿轮的转轴的快速变速杆轴承钢嵌入口和慢速变速杆轴承钢嵌入口,快速变速杆轴承钢嵌入口和慢速变速杆轴承钢嵌入口两者之间通过变速杆换挡口连通。
进一步的,动力齿轮的转动轴可转动的设置在齿轮固定板上,动力齿轮的转动轴上设置有两个与齿轮固定板卡和的卡和部。
进一步的,背带单元包括对称设置在内挡板外部的一对肩带,两个肩带的下部分别对称的设置有腰带,腰带的自由端设置有能够卡和的腰带扣。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测线集线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便于携带、大大的节省了人力物力,缠线效率高;
(2)本实用新型在齿轮部分设有快速档齿轮和慢速档齿轮以及相配套的变速驱动装置,用于根据操作人员体力情况随时调节施工速度,另外还安装有手摇扳手,可随意控制齿轮转动方向以调整集线的方式。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物测队,未经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物测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816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