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患者标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82811.0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80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郑伯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教慈济医疗财团法人大林慈济医院 |
主分类号: | G06K19/06 | 分类号: | G06K1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刘祖芬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示装置 终端装置 卷标 读取 本实用新型 感应连接 患者身份 患者信息 数据交换 辨识 云端 配戴 数据库 传递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患者标示装置,其用以配戴于患者身上,当患者标示装置与终端装置感应连接时,终端装置得以读取或编辑存放于云端数据库的患者信息,患者标示装置包括:一本体,其具有一感应卷标,感应卷标提供与终端装置识别感应及数据交换传递的功能;借此,即可快速辨识患者身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识别身份相关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患者标示装置。
背景技术
当发生大型事故时,事故现场会产生大量患者,须由多间医院的医护人员至现场救援,而医护人员须对每一名患者快速进行身份确认,以及根据受伤程度,给予不同等级的治疗程序。
现行对于处理大量患者的程序,大多由医护人员以人工方式进行身份确认及伤票登记,再依照验伤程度给分区治疗;然而,以人工确认身份方式,除了会延迟救援时间,也容易确认或登记错误,而产生因为认错患者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情形。
而且以人工进行验伤及伤票登记的方式,并无法将患者信息提供给所有医护人员使用,因此,可能容易发生同一名患者,重复被不同医护人员确认身份或验伤,导致救援延迟及资源浪费的情形。
再者,由于患者初步确认身份及验伤判断,皆以人工伤票登记方式,因此,当患者被送至医院时,若伤票记录的数据未能同时与患者一并送至医院,则医院的医护人员便需要再次做身份确认及验伤,而且也无法得知患者于事故现场是否有作初步治疗,因而,造成需要重复确认及治疗,导致医疗资源浪费的情形。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患者标示装置,当终端装置与本体上的感应标签感应连接时,终端装置能够读取或编辑患者信息;借此,便能够快速辨识患者身份及确认患者诊疗状态,达到有效率的医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项实施例提供一种患者标示装置,其用以配戴于患者身上,当患者标示装置与终端装置感应连接时,终端装置得以读取或编辑存放于云端数据库的患者信息,患者标示装置包括:一本体,其具有一感应卷标,感应卷标提供与终端装置识别感应及数据交换传递的功能。
较佳的,本体的表面覆盖一色彩层。
较佳的,本体具有一正面,色彩层覆盖于正面。
较佳的,感应标签设置于正面。
较佳的,色彩层不覆盖感应标签。
较佳的,本体概呈长矩形片状。
较佳的,本体的两端边相互连接,将本体圈接成手环状。
较佳的,感应标签设于本体的两端边间。
较佳的,感应卷标近距离无线通信卷标。
当发生事故时,医护人员能够于事故现场,为患者配带上本体,本体设有感应标签,而医护人员通过终端装置与本体上的感应标签感应连接时,医护人员能够于第一时间确认完患者身份及伤势后,将患者身份及伤势情形建立于云端数据库的患者信息中,若医护人员有对于伤势作初步治疗,也能够将治疗情形建立于患者信息中;借此,后续接手的医护人员便能够通过终端装置快速辨识患者身份、确认患者伤势及治疗状态,进而达到有效率的医疗效果。
于本实用新型一项实施例中,本体的表面覆盖一色彩层。借此,医护人员能够根据患者不同受伤程度,给予覆盖有不同色彩层的本体,提供医护人员得知各患者需要治疗处理的优先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结方块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本体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患者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教慈济医疗财团法人大林慈济医院,未经佛教慈济医疗财团法人大林慈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828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型的金融发卡箱
- 下一篇:温度标签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