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轮毂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82957.5 | 申请日: | 201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43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洪硕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乡波力科技复材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44 | 分类号: | B29C70/44;B29L31/3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阎忠华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轮毂 右导轨 左导轨 上模 本实用新型 成型装置 滑动连接 液压油缸 控制器 硅胶 轮毂 气袋 下模 压板 右模 左模 壁厚均匀 层间结合 机电连接 丝杆转动 压力罐 真空泵 丝杆 外周 成型 电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轮毂成型装置,包括上模,下模、左模和右模;上模包括压板和设于压板上的圆柱,圆柱外周面上设有轮毂硅胶气袋,轮毂硅胶气袋与真空泵和压力罐连接,上模与液压油缸连接;还包括设于平台上的左导轨和右导轨,下模位于平台上,左模与左导轨滑动连接,右模与右导轨滑动连接,左导轨和右导轨上均设有丝杆和用于带动丝杆转动的电机,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液压油缸和2个电机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成型后的汽车轮毂层间结合稳定,壁厚均匀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壁厚一致,纱料层间结合好的汽车轮毂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汽车轮毂成型采用模压成型方式,模具硬压成型后会造成汽车轮毂粗胚夹纱、缺料、皱褶等现象。汽车轮毂结构由多层碳纤维纱料及填充料结构组合,壁厚形体较大,运用传统的成型工艺方式成型出来会出现粗胚壁厚不均,层间结合差等品质不良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成型工艺造成粗胚壁厚不均,层间结合差,品质不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壁厚一致,纱料层间结合好的汽车轮毂成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轮毂成型装置,包括上模,下模、左模和右模;上模包括压板和设于压板上的圆柱,圆柱外周面上设有轮毂硅胶气袋,轮毂硅胶气袋与真空泵和压力罐连接,上模与液压油缸连接;还包括设于平台上的左导轨和右导轨,下模位于平台上,左模与左导轨滑动连接,右模与右导轨滑动连接,左导轨和右导轨上均设有丝杆和用于带动丝杆转动的电机,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液压油缸和2个电机电连接。
上模用于装置轮毂硅胶气袋,下模用于放置汽车轮毂预型体,将轮毂硅胶气袋放到圆柱外周面上,打开真空泵的抽真空阀,对轮毂硅胶气袋抽真空,将汽车轮毂预型体放到下模上,打开控制器的上模升降开关,液压油缸带动上模及汽车轮毂硅胶气袋降入汽车轮毂预型体内部,同时控制器控制2个电机工作,2个电机带动2个丝杆旋转,2个丝杆带动左模和右模闭合,将汽车轮毂预型体固定在模具内;再将抽真空阀关闭,打开压力罐开关向轮毂硅胶气袋灌风后成型。
本实用新型是将轮毂硅胶气袋放置于汽车轮毂预型体的内圈中,然后压力罐向汽车轮毂硅胶气袋中灌风,轮毂硅胶气袋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充气膨胀,硅胶气袋向汽车预型体内壁施压,在高温的作用下,汽车轮毂预型体成型,成型过程中纱料及树脂固化反应,层间结合稳定,壁厚均匀,没有皱褶,同时外形无夹纱。
作为优选,所述左模的右侧面呈向左拱起的圆弧形,所述右模的左侧面呈向右拱起的圆弧形;左模的右侧面上设有2个凸块,右模的左侧面上设有2个定位槽,2个定位槽分别与2个凸块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轮毂硅胶气袋呈圆环形。
作为优选,所述上模下表面上设有矩形凹槽,圆柱位于矩形凹槽中部,圆柱下端面上设有梯形凹槽。
作为优选,左模和右模上设有与矩形凹槽对应的凸台。
作为优选,下模包括矩形板,设于矩形板上表面上的环形凸台、若干个径向延伸的凸条和若干个立柱,各个立柱均位于环形凸台中部。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成型后的汽车轮毂层间结合稳定,壁厚均匀,没有皱褶,外形无夹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左模和右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轮毂硅胶气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成型产品的一种竖向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模的一种竖向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乡波力科技复材用品有限公司,未经桐乡波力科技复材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829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