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研磨珠的分离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83626.3 | 申请日: | 201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45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廖威;李光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盛源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7/34 | 分类号: | B24B37/3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齐则琳;张雷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研磨珠 隔板 侧板组件 治具 底板 本实用新型 容置空间 轴类工件 分离腔 上料腔 分离效率 研磨 分离孔 分隔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研磨珠的分离治具,用于分离研磨珠和研磨珠所研磨的轴类工件,研磨珠的分离治具包括箱体和隔板,箱体包括底板和侧板组件,底板与侧板组件连接形成容置空间,隔板与侧板组件连接并将容置空间上下分隔为上料腔和分离腔,隔板上设有用于供研磨珠从上料腔进入分离腔的分离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能够实现轴类工件与研磨珠的分离,结构简单,分离效率高,大大减少了工时,加工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研磨珠的分离治具。
背景技术
目前,轴类物件有很多,比如我们常见的马达轴,圆柱销等;为了保证它们的使用需求,在加工制造中,轴类产品光洁度的要求比较高,一般为Ra1.0mm以内,故对轴类产品的表面处理要求变得格外重要。目前通用的表面处理工艺有研磨,抛光等。研磨工艺的设备一般为普通漏缸机,里面装有一定数量的研磨珠、一定量的清水和清洁剂等。该设备可以将光洁度很粗的轴类产品研磨至Ra1.0mm以内的成品,以保证产品的顺利有效的发挥其功效。
在研磨加工过程中,将轴类物件和研磨珠分离时,传统方式是手工一一挑选研磨珠实现轴类物件和研磨珠的分离,分离效率比较低,容易浪费工时,产品的利润微乎其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研磨珠的分离治具,其能够实现轴类工件与研磨珠的分离,结构简单,分离效率高,大大减少了工时,加工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研磨珠的分离治具,用于分离研磨珠和研磨珠所研磨的轴类工件,所述研磨珠的分离治具包括箱体和隔板,所述箱体包括底板和侧板组件,所述底板与所述侧板组件连接形成容置空间,所述隔板与所述侧板组件连接并将所述容置空间上下分隔为上料腔和分离腔,所述隔板上设有用于供研磨珠从所述上料腔进入所述分离腔的分离孔。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供研磨珠从所述分离腔排出的卸料槽。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组件之间设有卸料槽。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包括打孔部和与所述卸料槽对应设置的盖合部,所述分离孔设于所述打孔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分离孔呈阵列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三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板之远离所述容置空间的一侧和所述第三侧板之远离所述容置空间的一侧均设有扶手。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侧板之远离所述容置空间的一侧设有第一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侧板之远离所述容置空间的一侧设有第二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腔的深度大于所述分离腔的深度。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与所述底板平行。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在轴类工件研磨完毕后,研磨珠和轴类工件进入上述研磨珠的分离治具的上料腔,摇动分离治具,研磨珠会从上料腔经分离孔进入分离腔,而轴类工件则仍位于上料腔中,进而实现轴类工件与研磨珠的分离,结构简单,操作灵活、轻松、简单,工装容易实现,分离效率高,大大减少了工时,加工成本低;而且安全性好,不会有工伤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研磨珠的分离治具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研磨珠的分离治具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研磨珠的分离治具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盛源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盛源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836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稳定性优异的MPO连接头用研磨夹具
- 下一篇:一种水磨机的新型固定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