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型预制混凝土构件吊装防脱施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85569.2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61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山;潘滢;孙瑞谦;吕铁兵;臧义文;孙伟;郭文静;刘自超;田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6 | 分类号: | B66C1/36;E04B1/04;E04B1/20 |
代理公司: | 大连博晟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6 | 代理人: | 杨迪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吊钩 吊装 混凝土构件 防脱结构 防脱 预制混凝土构件 吊装吊具 施工装置 穿透孔 钢套管 内套管 外套管 吊孔 建筑施工领域 本实用新型 前端限位块 吊具吊钩 防脱装置 限位空间 有效保障 牵引绳 钩头 滑块 卡入 两段 入孔 埋设 牵动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大型预制混凝土构件吊装防脱施工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预吊装的混凝土构件和吊装吊具吊钩上的一组防脱结构;所述设置在预吊装的混凝土构件上的防脱结构为,在预吊装的混凝土构件上开设至少两个不穿透孔,不穿透孔中埋设外套管、内套管,外套管直径小于内套管,两段钢套管的差值位置构成用于防脱的“凹”型限位空间;所述设置在吊装吊具吊钩上的防脱结构为,钩头前端上面连接阻滑块。施工中,首先将吊具吊钩插入吊孔,使吊钩前端限位块卡入两个钢套管的差值位置,各吊钩均入孔后,牵动牵引绳进行吊安作业。这种吊孔防脱装置结构有效保障了混凝土构件吊装中吊钩旋滑而出,增加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大型预制混凝土构件吊装防脱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大型预制混凝土构件吊装当采用机械吊具吊装方式时,一般采用预设吊环或开设吊孔。吊环结构后续需要切除等作业,且浪费材料。吊孔结构,需在预吊装的混凝土构件壁上开孔。为了防脱,一般采用通孔,然后在内侧对吊钩采取一定措施防脱。但是某些构件水密性要求较高,严禁设置通孔,对吊装造成了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作简易,能既保证结构水密性,又可以满足吊装防脱需求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大型预制混凝土构件吊装防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设置在预吊装的混凝土构件和吊装吊具吊钩上的一组防脱结构;所述设置在预吊装的混凝土构件上的防脱结构为,在预吊装的混凝土构件上开设至少两个不穿透孔,不穿透孔中埋设外套管、内套管,外套管直径小于内套管,两段钢套管的差值位置构成用于防脱的“凹”型限位空间;所述设置在吊装吊具吊钩上的防脱结构为,钩头前端上面连接阻滑块。
所述不穿透孔构成的开孔部分与剩余未穿透部分在预制混凝土构件截面的长度比为5:3。
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壁厚400mm,不穿透孔构成的开孔部分长度为250mm,剩余未穿透部分长度为150mm。
所述不穿透孔构成的开孔部分中外套管与内套管长度比3:2。
所述外套管的长度为150mm,管径为245mm,壁厚16mm;内套管的长度为100mm,管径为273mm,壁厚8mm。
所述外套管与内套管均为钢管,两者之间采用焊接连接。
所述阻滑块采用断面为梯形的Q345钢板制作,焊接于钩头端部。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大型预制混凝土构件吊装防脱装置在施工时,首先将焊接有阻滑块的吊具吊钩插入吊孔,将吊钩前端限位块卡入两段钢套管的差值位置,限制向外旋滑而出。吊钩均入孔后,牵动牵引绳缓慢进行吊装作业。这种结构的设置,为吊钩的作业提供了安全保障,尤其是可满足水密性要求较高,须设置不通透孔的工程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大型预制混凝土构件吊装防脱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施工时吊钩入孔示意图;
图中:1、不穿透孔;2、外套管;3、内套管;4、阻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所示,大型预制混凝土构件吊装防脱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预吊装的混凝土构件和吊装吊具吊钩上的一组防脱结构;所述设置在预吊装的混凝土构件上的防脱结构为,在预吊装的混凝土构件上开设至少两个不穿透孔1,不穿透孔1中埋设外套管2、内套管3,外套管2直径小于内套管3,两段钢套管的差值位置构成用于防脱的“凹”型限位空间;所述设置在吊装吊具吊钩上的防脱结构为,钩头前端上面连接阻滑块4。
所述不穿透孔1构成的开孔部分与剩余未穿透部分在预制混凝土构件截面的长度比为5: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855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洁净起重机自锁式吊钩
- 下一篇:智能起重吊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