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被救援模式下实现远程缓解的停放制动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87880.0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60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陆凤祥;黄自立;张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克诺尔车辆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3/36 | 分类号: | B60T13/36;B60T13/66;B60T13/6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吴芳 |
地址: | 21515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通 电磁阀 活塞阀 救援模式 制动控制装置 故障车辆 脉冲阀 停放 本实用新型 双向止回阀 停放制动缸 输入管路 止回阀 制动管 导口 塞门 缓解 减压阀 车辆停放 救援车辆 输出管路 顺序设置 出口端 入口端 先导口 主风管 占线 制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被救援模式下实现远程缓解的停放制动控制装置,包括顺序设置的第一止回阀、减压阀、脉冲阀、双向止回阀和塞门,第一止回阀与车辆的主风管连通,塞门与车辆的停放制动缸连通,停放制动控制装置还包括活塞阀和电磁阀;活塞阀的预控端与车辆的制动管连接,活塞阀的入口端与脉冲阀的输入管路连通,活塞阀的出口端与电磁阀的先导口连通,电磁阀的第二导口与脉冲阀的输出管路连通,电磁阀的第三导口与双向止回阀的第一输入管路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故障车辆处于被救援模式下,由救援车辆向故障车辆的制动管充风,并通过活塞阀和电磁阀到达停放制动缸,实现被救援模式下车辆停放制动的远程缓解,大大缩短故障车辆的占线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车辆停放制动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被救援模式下实现远程缓解的停放制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故障车辆通常无主风管压力和电源供电,因此,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停放制动控制装置在车辆故障需要被救援时,无法实现停放制动的远程缓解,而是需要车辆驾驶人员到车下的每个停放制动风缸处手动拉动停放制动缓解拉索来实现车辆的停放制动缓解。而如果车辆的编组较长时,相应的手动缓解工作量较大,导致故障车辆占线时间延长,有可能会影响其他正常车辆的通行,导致交通秩序混乱。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被救援模式下实现远程缓解的停放制动控制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被救援模式下实现远程缓解的停放制动控制装置,包括顺序设置的第一止回阀、减压阀、脉冲阀、双向止回阀和塞门,所述第一止回阀与车辆的主风管连通,所述塞门与车辆的停放制动缸连通,所述停放制动控制装置还包括活塞阀和电磁阀;
所述活塞阀的预控端与车辆的制动管连接,所述活塞阀的入口端与脉冲阀的输入管路连通,所述第一止回阀的出口端与所述电磁阀的先导口连通,所述活塞阀的出口端与所述电磁阀的第一导口连通,所述电磁阀的第二导口与脉冲阀的输出管路连通,所述电磁阀的第三导口与所述双向止回阀的第一输入管路连通;
当车辆处于被救援模式下,救援车辆向被救援车辆的制动管导入压缩空气,所述活塞阀的预控端受到制动管中的空气压力,使得所述活塞阀的入口端与出口端连通,且所述电磁阀失电,则电磁阀的第一导口与第三导口连通,进而所述制动管、主风管、第一止回阀、减压阀、活塞阀、电磁阀、双向止回阀、塞门、停放制动缸形成被救援模式下实现远程缓解的空气路径。
进一步地,所述制动管至主风管的管路上还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止回阀和一个第一节流阀。
进一步地,当车辆处于停放制动缓解模式下,所述制动管向所述活塞阀的预控端提供空气压力,以使所述活塞阀的入口端与出口端连通,且所述电磁阀得电,则电磁阀的第二导口与第三导口连通,进而所述主风管、第一止回阀、减压阀、脉冲阀、电磁阀、双向止回阀、塞门、停放制动缸形成实现停放制动缓解的空气路径。
进一步地,当车辆处于停放制动施加模式下,所述电磁阀得电,则电磁阀的第二导口与第三导口连通,脉冲阀停放制动施加电磁铁得电,进而所述停放制动缸、塞门、双向止回阀、电磁阀、脉冲阀的排气孔形成实现停放制动施加的空气路径。
进一步地,所述双向止回阀的第二输入管路还与常用制动压力输入端连通,当车辆处于常用制动施加模式下,所述常用制动压力输入端、双向止回阀、塞门、停放制动缸形成实现常用制动施加状态下确保停放制动缓解的空气路径。
进一步地,所述减压阀与脉冲阀之间的管路上还设有第二节流阀,所述常用制动压力输入端与双向止回阀之间的管路上还设有第三节流阀。
进一步地,所述双向止回阀与塞门之间的管路上还设有压力传感器和第一测试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传感器与塞门之间的管路上还设有第二测试接头和压力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克诺尔车辆设备(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克诺尔车辆设备(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878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手柄
- 下一篇:一种自动应急气压制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