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正丁烷气体缓冲罐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89656.5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05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宝华;胡林芝;温培山;刘建训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德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20 | 分类号: | F17D1/20;B08B9/087;B01D5/00;B01D5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200 山东省东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丁烷 气囊 体内 阀门 支杆 气体缓冲罐 罐体内壁 排液管 橡胶条 转轴 转动 动力机构驱动 动力机构 管体下部 冷凝水排 驱动支架 驱动转轴 使用寿命 吸收能量 圆周运动 腐蚀液 缓冲罐 进气管 冷凝水 排气管 容腔 水刮 胀开 支架 积水 凝结 驱动 输出 压缩 | ||
一种正丁烷气体缓冲罐,包括转轴Ⅱ、用于驱动转轴Ⅱ转动的动力机构、排液管、阀门Ⅲ、支杆、支架以及橡胶条。气囊在罐体内的容腔中胀开,当开启阀门Ⅰ通过进气管向管体内输入正丁烷气体时,产生波动的气体在冲击气囊时被气囊压缩吸收能量,从而实现气体在压力平稳的状态下通过排气管输出。由于管体内的冷凝水主要集中在管体下部,动力机构驱动转轴Ⅱ转动时,其驱动支杆旋转,支杆驱动支架带动橡胶条沿罐体内壁进行圆周运动,其将罐体内壁凝结的水刮除,从而避免积水形成腐蚀液的情况,打开阀门Ⅲ即可通过排液管将罐体内的冷凝水排出,提高了缓冲罐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正丁烷气体缓冲罐。
背景技术
在正丁烷气体生产工艺中,需要使用缓冲罐对气体进行压力缓冲,使气体压力波动被吸收,使其输送平稳。传统的气囊式缓冲罐中,其通过压缩空气输入气囊中利用气囊的压缩对输入的气体进行缓冲,但是气囊中的压缩空气在压缩过程中温度降低,因此缓冲罐的罐体中会凝结形成冷凝水,冷凝水在吸收气体后形成对罐体金属材质腐蚀的腐蚀溶液,如果不能及时排出就会影响缓冲罐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有效防止凝结水腐蚀的正丁烷气体缓冲罐。
本实用新型克服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正丁烷气体缓冲罐,包括罐体,其内部封闭的容腔中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通过输气管连接于空气压缩机,所述输气管上设置有阀门Ⅱ,罐体上端设置有与容腔连通的用于输送正丁烷气体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阀门Ⅰ,所述罐体中间部位设置有与容腔连通的排气管,还包括通过轴承Ⅲ竖直转动安装于罐体底部的转轴Ⅱ、用于驱动转轴Ⅱ转动的动力机构、设置于罐体底部且与容腔相连通的排液管以及设置于排液管上的阀门Ⅲ,所述转轴Ⅱ的 头端水平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外侧端设置有位于气囊下端的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有与罐体内壁相接触的橡胶条。
上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安装于罐体一侧的动力箱、通过轴承Ⅰ转动安装于动力箱内的转轴Ⅰ、同轴安装于转轴Ⅰ上的转轮、沿转轮圆周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叶片、安装于转轴Ⅰ外侧端的皮带轮Ⅰ以及通过轴承Ⅱ水平转动安装于罐体下端的动力轴,所述转轴Ⅱ下端安装有锥齿轮Ⅱ,所述动力轴一端安装有与锥齿轮Ⅱ相啮合的锥齿轮Ⅰ,其另一端安装有皮带轮Ⅱ,所述皮带轮Ⅱ与皮带轮Ⅰ之间通过传动皮带传动连接,所述排气管的外侧端位于动力箱内,其出气口正对于叶片,所述动力箱上设置有出气管。
为了提高密封性,上述罐体与转轴Ⅱ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气囊在罐体内的容腔中胀开,当开启阀门Ⅰ通过进气管向管体内输入正丁烷气体时,产生波动的气体在冲击气囊时被气囊压缩吸收能量,从而实现气体在压力平稳的状态下通过排气管输出。由于管体内的冷凝水主要集中在管体下部,动力机构驱动转轴Ⅱ转动时,其驱动支杆旋转,支杆驱动支架带动橡胶条沿罐体内壁进行圆周运动,其将罐体内壁凝结的水刮除,从而避免积水形成腐蚀液的情况,打开阀门Ⅲ即可通过排液管将罐体内的冷凝水排出,提高了缓冲罐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箱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 2.气囊 3.进气管 4.阀门Ⅰ 5.空气压缩机 6.输气管 7.阀门Ⅱ 8.容腔 9.排气管 10.动力箱 11.转轴Ⅰ 12.轴承Ⅰ 13.皮带轮Ⅰ 14.皮带轮Ⅱ 15.传动皮带16.动力轴 17.轴承Ⅱ 18.转轴Ⅱ 19.轴承Ⅲ 20.锥齿轮Ⅰ 21.锥齿轮Ⅱ 22.密封圈 23.支杆 24.支架 25.橡胶条 26.排液管 27.阀门Ⅲ 28.出气管 29.转轮 30.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德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德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896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酸器及出酸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井口除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