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配电柜内铜排的取电端子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91172.4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90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肖辉涛;李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丰兰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46;H01R4/3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周文乾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电 绝缘外壳 铜排 取电条 螺钉 配电柜 包覆 开口 本实用新型 整体美观度 单端开口 电性连接 框形结构 螺纹通孔 门形结构 压力接触 安全度 卡入 空腔 螺丝 内端 钻孔 装配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配电柜内铜排的取电端子,包括与铜排电性连接的取电条,包覆于所述取电条外圈的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为设有开口的门形结构,形成有用于卡入铜排的空腔;所述绝缘外壳于开口的一侧边设有螺纹通孔,用于装配取电螺钉,所述取电螺钉内端压力接触于所述取电条。基于取电条外圈包覆有绝缘外壳,绝缘外壳为单端开口的框形结构的技术特征,具有取电时无需额外钻孔及增加螺丝的优点,取电位置随意,安全度高,保证铜排整体美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电端子结构,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配电柜内铜排的取电端子。
背景技术
目前,成套配电柜中,除一次接线回路的铜排电缆外,还有二次接线回路,二次回路用于配电柜内的显示、测量、保护等辅助功能,其作用必不可少。在实际应用中,配电柜内二次接线,基本为以下几种取电方式:
1.在开关桩头连接处、铜排或电缆连接处等一次连接处取电,缺点是给一次接线回路增加故障因素;
2.在铜排上打孔,孔位用于装配螺丝线叉等取电,只能针对性打孔,不利于取电操作的变动,且在成品配电柜或使用中的配电柜中采用此二次接线方法,变得十分困难;铜排上钻孔也对电路汇流存在一定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配电柜内铜排的取电端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配电柜内铜排的取电端子,包括与铜排电性连接的取电条,包覆于所述取电条外圈的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为设有开口的门形结构,形成有用于卡入铜排的空腔;所述绝缘外壳于开口的一侧边设有螺纹通孔,用于装配取电螺钉,所述取电螺钉内端压力接触于所述取电条。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绝缘外壳为耐高温防腐蚀的塑料材质。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取电条为铜片,所述铜片的两端突出至所述开口的两侧面,用于与铜排电性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绝缘外壳与取电条为模内注塑式的一体式结构。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开口的宽度等于或略小于铜排的厚度,受螺纹紧固力的取电端子与所述铜排形成紧邻结构。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取电螺钉下表面和所述绝缘外壳上表面间设有压线垫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适用于配电柜内铜排的取电端子,相较于传统取电端子结构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基于取电条外圈包覆有绝缘外壳,绝缘外壳为单端开口的框形结构的技术特征,具有取电时无需额外钻孔及增加螺丝的优点,取电位置随意,安全度高,保证铜排整体美观度;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取电端子为完全独立于铜排的独立外接取电端子的技术特征,取电回路与一次回路完全脱离,提高了配电柜一次供电的可靠性。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性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取电端子在铜排上取电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结构的左视图。
附图说明
1 绝缘外壳 2 取电条
3 取电螺钉 4 压线垫圈
5 铜排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丰兰实业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丰兰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911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