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静电型流延聚丙烯薄膜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92441.9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46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柳金亭;蒋维;汪学志;邓德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汇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27/08;B32B27/30;B32B27/32;B32B3/08;B32B33/00;B32B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谢绪宁;薛赟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静电层 流延聚丙烯薄膜 外侧壁 抗静电型 抗静电 热封层 背离 技术方案要点 塑料包装薄膜 本实用新型 静电现象 静电 单分子 导电层 静电荷 水分子 氢键 芯层 粘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静电型流延聚丙烯薄膜,涉及一种塑料包装薄膜,旨在解决流延聚丙烯薄膜静电较为严重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所述热封层背离芯层方向的外侧壁设置有抗静电层;所述抗静电层背离热封层方向的外侧壁设置有若干个抗静电凹槽;抗静电层外侧壁抗静电凹槽的设置,大大增大抗静电层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空气中更多的水分子粘附在抗静电层上;通过氢键与空气中的水分相结合,形成一个单分子导电层,使产生的静电荷迅速导走,实现有效减弱静电现象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包装薄膜,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静电型流延聚丙烯薄膜。
背景技术
流延聚丙烯薄膜是采用流延工艺生产的聚丙烯薄膜,又可分为普通CPP和蒸煮级CPP两种,一般用做复合薄膜的内层材料。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3282788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高效抗污染热封流延聚丙烯薄膜,其包括热封层、芯层和电晕层;其中芯层位于热封层和电晕层之间;该高效抗污染热封流延聚丙烯薄膜用于洗发水、香波、油脂、奶酪、粉料和酱油等物品的包装。
但是,通过熔接方式进行封口的过程中,该高效抗污染热封流延聚丙烯薄膜静电现象较为严重,导致封口两侧的高效抗污染热封流延聚丙烯薄膜相对错动,从而造成封口歪斜的现象,故有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静电型流延聚丙烯薄膜,其具有有效减弱静电现象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静电型流延聚丙烯薄膜,包括电晕层、芯层和热封层,所述芯层位于电晕层和热封层之间;所述热封层背离芯层方向的外侧壁设置有抗静电层;所述抗静电层背离热封层方向的外侧壁设置有若干个抗静电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静电层外侧壁抗静电凹槽的设置,大大增大抗静电层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空气中更多的水分子粘附在抗静电层上;通过氢键与空气中的水分相结合,形成一个单分子导电层,使产生的静电荷迅速导走,实现有效减弱静电现象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抗静电层与热封层之间的厚度比为1: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抗静电层与热封层之间的厚度比小于1:1.2时,抗静电凹槽底壁位于热封层内,减小热封层位于抗静电凹槽处的厚度;热熔两张抗静电型流延聚丙烯薄膜时,热封层位于抗静电凹槽处不能充分融合;当抗静电层与热封层之间的厚度比大于1:1.2时,大大增加抗静电层和热封层的总厚度,浪费原材料;故优选抗静电层和热封层之间的厚度比为1:1.2。
进一步地,所述抗静电层与芯层之间的厚度比为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芯层主要提高抗静电型流延聚丙烯薄膜的强度;当抗静电层与芯层之间的厚度大于1:3,芯层的厚度较薄,抗静电型流延聚丙烯薄膜的强度不足;当抗静电层与芯层之间的厚度小于1:3时芯层的厚度较厚,浪费原材料;故优选抗静电层与芯层之间的厚度比为1:3。
进一步地,所述抗静电层与电晕层之间的厚度比为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抗静电层与电晕层之间的厚度比小于1:1,电晕层较厚,浪费原材料;当抗静电层与电晕层之间的厚度比大于1:1时,电晕层较薄,电晕层外侧壁趋于平面,不利于印刷时油墨的粘附;故优选抗静电层与电晕层之间的厚度比为1:1。
进一步地,所述电晕层与芯层之间设置有防晒层,所述防晒层的内部设置有微胶囊,所述微胶囊包括囊壁和位于囊壁内用于吸收紫外线的纳米氧化物囊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阳光照射时,纳米氧化物囊芯能够吸收紫外线,减弱紫外线对芯层的损伤,延缓芯层老化的时间,延长芯层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抗静电层与防晒层之间的厚度比为1: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汇塑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大汇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924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强韧性聚丙烯薄膜
- 下一篇:一种不锈钢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