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流线路的输电直线塔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92709.9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56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袁胜登;赵胜计;章东鸿;王学军;何运祥;王振华;张亮亮;徐自闲;黄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00 | 分类号: | E04H12/00;E04H12/24;H02G7/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曾旻辉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担 塔身 方向延伸 直流线路 输电线 直线塔 土地资源 输电 高度方向间隔 本实用新型 空间利用率 间隔设置 输电塔 宽窄 配合 缓解 建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流线路的输电直线塔,包括塔身及沿塔身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横担组和第二横担组,第一横担组高于第二横担组;第一横担组包括布置于塔身高度方向两侧的第一横担和第二横担;第二横担组包括布置于塔身高度方向两侧的第三横担和第四横担,第三横担与第一横担对应,第三横担沿远离塔身方向延伸,第四横担与第二横担对应,第四横担沿远离塔身方向延伸;第一横担和第二横担配合构成的输电线走廊宽度大于第三横担和第四横担配合构成的输电线走廊宽度;缓解了输电塔的建造数量,节省了土地资源。同时,通过此种将宽窄输线走廊由高到低依次间隔设置的方式提高了塔身附近高度方向上的空间利用率,节省了土地资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直流线路的输电直线塔。
背景技术
在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在如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线路需在工业区、居民密集区或尽量平行贴近已建线路走线,架设输电线路走廊异常紧张,输电线路走廊与土地资源的矛盾非常突出。因此,如何在满足输电线路走廊宽度的情况下,节省土地资源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直流线路的输电直线塔,来节省土地资源。
一种直流线路的输电直线塔,包括塔身及沿塔身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横担组和第二横担组,所述第一横担组高于第二横担组;所述第一横担组包括布置于塔身高度方向两侧的第一横担和第二横担;所述第二横担组包括布置于塔身高度方向两侧的第三横担和第四横担,所述第三横担与第一横担对应,第三横担沿远离塔身方向延伸,所述第四横担与第二横担对应,第四横担沿远离塔身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横担和第二横担配合构成的输电线走廊宽度大于第三横担和第四横担配合构成的输电线走廊宽度。
上述直流线路的输电直线塔,第一横担组和第二横担组沿塔身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横担组中的第一横担和第二横担构成的输线走廊宽度大于第二横担组中第三横担和第四横担构成的输线走廊的宽度。将宽输线走廊设置于塔身高处,将窄输线走廊设置于塔身低处,如此用户可以选取与窄输电走廊保持安全距离的位置修建低于宽输线走廊的建筑。如此,缓解了输电塔的建造数量,节省了土地资源。同时,通过此种将宽窄输线走廊由高到低依次间隔设置的方式提高了塔身附近高度方向上的空间利用率,节省了土地资源。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担底面设有向塔身高度方向内凹的第一走线空间;所述第二横担底面设有向塔身高度方向内凹的第二走线空间。使用中,可通过使输电线产生的电气间隙圆位于第一走线空间和第二走线空间内,来提高输电线的高度。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担包括第一横担段和第二横担段,所述第一横担段的一端与塔身固接,第一横担段的另一端与第二横担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横担段的另一端向远离塔身方向延伸,第一横担段的底面与第二横担段的底面呈夹角设置,第一横担段的底面与第二横担段的底面配合构成所述第一走线空间;所述第二横担包括第三横担段和第四横担段,所述第三横担段的一端与塔身固接,第三横担段的另一端与第四横担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横担段的另一端向远离塔身方向延伸,第三横担段的底面与第四横担段的底面呈夹角设置,第三横担段的底面与第四横担段的底面配合构成所述第二走线空间。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塔身、第一横担组及第二横担组均为桁架结构。桁架结构结构稳定可靠。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担从靠近塔身端到远离塔身端的截面逐渐减小,所述第二横担从靠近塔身端到远离塔身端的截面逐渐减小,第三横担从靠近塔身端到远离塔身端的截面逐渐减小,第四横担从靠近塔身端到远离塔身端的截面逐渐减小。如此可以有效减少横担主材的构件规格,节省塔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927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自动检测倾斜角的杆塔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应急抢修抱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