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缸套退刀槽仿形滚压强化滚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93725.X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45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艳;回龙飞;汤晓虎;陈小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原吉凯恩气缸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7/04 | 分类号: | C21D7/04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5475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压 退刀槽 气缸套 中心孔 仿形 滚轮 加工退刀槽 等同设置 滚轮本体 光洁度 抗疲劳断裂 锥形连接部 表面硬度 滚压机构 均匀一致 两端弧形 两端设置 圆弧部位 受力 贯穿 保证 | ||
一种气缸套退刀槽仿形滚压强化滚轮,包括滚轮本体,所述滚轮本体包括两端设置的弧形滚压部及中部贯穿设置的中心孔,且弧形滚压部与中心孔之间通过锥形连接部连接,弧形滚压部的半径与待加工退刀槽的半径等同设置。该气缸套退刀槽仿形滚压强化滚轮,通过两端弧形滚压部及用于与滚压机构连接的中心孔的设置,且弧形滚压部的半径与待加工退刀槽的半径等同设置,在滚压过程中保证退刀槽圆弧部位全部受力,对于气缸套退刀槽部位的滚压强化效果均匀一致,有效提高退刀槽部位的光洁度、表面硬度及表面致密度,对提高滚压部位抗疲劳断裂能力起到重大的改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缸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缸套退刀槽仿形滚压强化滚轮。
背景技术
内燃机以其机动性能好,染料经济性好,使用范围广等优点成为船舶的主 要动力,而气缸套和活塞环都是内燃机中最重要的摩擦副,直接影响着内燃机的使用寿命和性嫩。气缸套是燃烧室部件的组成部分又与活塞环直接接触,其内壁受着高温燃气的周期性加热作用,其外壁与冷却水直接接触,承受着气缸套高频震动导致的穴蚀和电解质腐蚀。在此种高温,高压,润滑不良以及有固体颗粒和腐蚀介质等苛刻条件下,气缸套易发生各种磨损,而内燃机的寿命和使用性能在很大成定取决于这对摩擦副的抗磨性能。
气缸套作为发动机工作的核心零部件,退刀槽部位疲劳断裂是气缸套的一种致命的失效模式,将对发动机造成灾难性的破坏,如何提高气缸套退刀槽部位的抗疲劳断裂能力,是气缸套生产企业一直研究的课题。
现阶段气缸套表面强化方法很多,但大多数是在气缸套安装使用前加工处理,利用喷涂,氮化等方法在气缸套内表面制得一定厚度的强化层,起到耐磨的作用。
但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强化层被磨损掉,气缸套磨损速度急剧加速,使得能源,材料浪费较多。目前有在润滑油中添加具有自润滑自修复功能固体颗粒的润滑剂,使得气缸套在使用过程中对磨损后的气缸套进行自修复,但由于添加剂的有限性以及分布不均匀性,对有些环境比较苛刻,磨损比较严重的部位不能保证其有效的自修复,即使修复后也是单次性的修复,时间较长之后仍会造成材料的极大浪费。而且,上述方法对环境有较大的污染,要么需要投资的费用较高,都有一定的不可取性。因此,如何提高气缸套表面的耐磨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目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气缸套退刀槽仿形滚压强化滚轮,提高气缸套退刀槽部位抗疲劳断裂能力。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气缸套退刀槽仿形滚压强化滚轮,包括滚轮本体,所述滚轮本体包括两端设置的弧形滚压部及中部贯穿设置的中心孔,且弧形滚压部与中心孔之间通过锥形连接部连接,弧形滚压部的半径与待加工退刀槽的半径等同设置。
所述弧形滚压部的硬度为HRC60~ HRC65。
所述弧形滚压部的硬度为HRC62。
所述弧形滚压部、中心孔以及锥形连接部采用一体成型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气缸套退刀槽仿形滚压强化滚轮,通过两端弧形滚压部及用于与滚压机构连接的中心孔的设置,且弧形滚压部的半径与待加工退刀槽的半径等同设置,在滚压过程中保证退刀槽圆弧部位全部受力,对于气缸套退刀槽部位的滚压强化效果均匀一致,有效提高退刀槽部位的光洁度、表面硬度及表面致密度,对提高滚压部位抗疲劳断裂能力起到重大的改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加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原吉凯恩气缸套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中原吉凯恩气缸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937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